第二天,早朝。
李世民坐在寶座上,看著下麵的文武百官。
等王全把東突厥的國書讀了一遍後,文武百官愣住了。
東突厥使臣來了,還是王子,還是仨?!
這可是要命的事,東突厥啊,那個出生在馬背上,成長在馬背上的國家。
東突厥人生性野蠻,常年與豺狼為伍,這能是好惹的?
看著文武百官默不吭聲,李世民不滿的問道
“眾卿家說說看,這次東突厥使臣到訪,誰接待最為合適?”
聽到李世民這話,眾人沉默了。
這可是燙手的山芋,誰敢接手?!
以往有使臣到訪,大家都爭著想接待,比如東島國,高麗國。他們的使臣過來,都會帶著大量的錢財過來賄賂接待的官員。
這可是現在到訪的是東突厥使臣,這幫人可不好招待,一毛不拔不說,還脾氣暴躁,誰敢招惹他們?!
現在大唐沒有做好與東突厥開戰的準備,而且東突厥蠻橫無理,這就難辦了。
況且這次到訪的是東突厥三個王子,本來就蠻橫無理,又是王子,還是仨,鬼知道他們會過分到什麼地步。
你舔著臉把東突厥使臣伺候好了,眾人肯定會說你沒骨氣,丟了大唐的人。搞不好最後為了平息眾人的怒氣,領導直接揮淚斬馬謖弄死你以平民憤。
你硬剛人家使臣也不行,萬一惹惱了人家,人家大兵壓境,你搞不好就會被按個禍國殃民的帽子,直接就地正法。
大家都不是傻子,在這個節骨眼上,誰會接這個差事?!
想到這,眾人都低頭不做聲,更有甚者差點沒就地挖個坑把自己的頭給埋起來。
看到眾人不吱聲,李世民衝禮部尚書王不換說道
“王尚書,你們禮部準備派哪個官員接待東突厥使臣?”
王不換“………………”
王不換能夠混到禮部尚書這個位置上,除了太原王家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他自身的能力。
聽到李世民這話,王不換哪裡不知道這裡麵的利害關係?
如果自己的禮部接待了東突厥使臣,不管是禮部的哪個官員接待,隻要有了差池,自己這個尚書都難逃其咎。
想到這,王不換就一本正經的說道
“陛下,接待他國使臣是鴻臚寺的事,我們禮部負責提供禮節上的支持。”
聽到王不換這話,鴻臚寺寺卿唐建行憤怒的衝王不換說道
“王尚書,你現在知道接待外國使臣是我鴻臚寺的事了?前幾年,東道國使臣到訪,你們禮部可是伸著頭搶著接待。現在東突厥使臣來了,你們倒是當起了縮頭烏龜。”
“唐寺卿,此言差矣。當時鴻臚寺人員不全,我禮部理應幫襯一二。現如今你們鴻臚寺兵強馬壯,我們禮部如何能夠越俎代庖?”
唐建行“………………”
“王不換,你少來這套。大家心裡怎麼想的,都心知肚明。在陛下麵前誰也彆覺得自己聰明,他人是笨蛋。陛下欽點你們禮部的將,你如何能夠推托給我們鴻臚寺?”
“唐建行,你吃皇糧,深受皇恩。竟然不思報效陛下,遇事就推脫他人。還有禮義廉恥嗎?你的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去了?”
“王不換,你特麼的這是強詞奪理。”
………………
看著王不換和唐建行互相吵鬨,李世民那是一個頭兩個大。
以往有人吵架,文武百官多多少少還有拉架的人,畢竟誰還沒有幾個朋友呢。
可是這次是因為接待東突厥使臣的事,誰敢拉架?不要命了?萬一人家調轉槍口一致推舉你來接待東突厥使臣,那豈不是自己搬石頭把自己給砸死?!
看到這,李世民衝王全說道
“張牧呢?張牧來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