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明白了,你說這麼多,就是想告訴我,現在張牧是獨吞瓷器生意,程咬金他們不可能幫助張牧。”
“沒錯,就是這樣。看著吧,明天漢王帶著皇親國戚彈劾張牧,程咬金他們再不幫忙,張牧獨木難支。再加上李老二也不是省油的燈,他指定也想在張牧的瓷器生意上分一杯羹。所以,明天隻要漢王出頭,不管是什麼借口,李老二肯定會無限放大,讓張牧的店鋪延後開業。至於延後到什麼時候,那得看張牧上不上道。”
“爹,可這樣一來,就算張牧最後知難而退妥協,把股份分給李老二,那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最後還是要打壓我們趙郡李家的瓷器生意。”
李興說完,李為先淡然一笑,一副諸葛孔明在世的模樣,胸有成竹。
“現在張牧摳摳搜搜的才讓出股份,李老二能放心?像他們以前做白紙生意,印刷生意,都是張牧主動讓出股份,李老二自然也放心。可現在張牧不主動讓出股份,是李老二硬逼著才讓出,李老二肯定不放心張牧。為父敢打賭,隻要李老二拿到股份,一定會派人插手瓷器的燒製。畢竟不掌握瓷器燒製的技術,張牧隨時隨地都能把李老二踢出局。李老二不是傻子,他自然是明白。其他人李老二也不放心,最後肯定讓皇親國戚參與瓷器燒製。我們趙郡李家和他隴西李家本就同根同源,隻要皇親國戚掌握了燒製瓷器的技術,咱們想弄到那技術,還不是易如反掌?我們趙郡李家世世代代都做瓷器生意,隻要我們有了張牧的技術,他們誰也彆想在瓷器生意上打敗我們。真以為我們趙郡李家琢磨了千年的經驗是廢紙?等到我們拿到張牧的技術,最多一年半載,瓷器生意將再次被我們趙郡李家壟斷。”
聽到李為先這話,李興立馬將李為先視為天人。
人性的分析,事情發展方向的判斷,真不是自己能比擬的。
第二天,文武百官上早朝的時辰比以往提前了不少。
不為其他,隻因為李老二扒灰的事傳的沸沸揚揚,誰不想著早點過來吃瓜?
獨樂樂,眾樂樂,孰樂?
自己吃瓜,哪裡有大家一起吃瓜吃的過癮?!
李世民這一夜是徹夜難眠,他是自古以來最在乎名聲的帝王,沒有之一。
他得位不正,殺兄,逼父上位,始終是抹不掉的汙點。
本來自己曆史上就有汙點,好不容易靠著女婿東征西討,征服高昌,吐穀渾,東突厥,高麗,打了翻身仗。
現在兩個兒媳婦又給自己弄出扒灰的事,這豈不是要功虧一簣?
到時候史書上寫著李世民扒灰,就這一項,就能讓禮儀之邦的天朝上國炎黃子孫嘲笑幾萬年。
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哪裡睡得著?
好不容易等到文武百官前來上朝,雖然還遠沒到上早朝的時辰,李世民還是忍耐不住想著找幾個老兄弟商量一下,解決這事。
可當李世民走出立政殿,前往太極殿時,遠遠的就聽到一幫文武百官在議論自己扒灰的事。
尤其是自己的那兩個老兄弟,程咬金和尉遲恭議論的最來勁,聲音最大。
各種汙言穢語,再加上一幫糟老爺們那種淫蕩的笑聲,差點沒把李世民給氣暈過去。
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尤其是這種扒灰的事,那傳播的速度比射箭都快。
李世民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斃了,再這麼等下去,自己扒灰的事情就被坐實了。
可自己兩個兒媳婦已經搭了帳篷準備打持久戰,媳婦也跑到女婿家躲起來,親家不但不管這事,還火上澆油的支持他們的閨女辦這事。兩個兒子,一個曆史上有汙點,自己看著就膈應人,一個受傷臥病在床。
想到這,李世民無比哭喪。
現在該找誰幫忙呢?誰還能幫自己的忙?
突然之間,張牧的名字跳進李世民腦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