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糊“至於會試將采行何種政策,景泰元年八月十九日頒布《上皇還京寬恤詔》時才予以明確科舉歲貢,自景泰為始,一依永樂間例行,不許更改。
即新朝放棄宣德以來所實行的科舉配額製度,鄉、會試全麵采行永樂舊例。
一般來說,上述詔書當由內閣草擬。
此時內閣首輔是陳循,內閣成員來自江西(陳循、彭時)、南直(苗衷、高穀)和浙江(商輅)。
從宣德朝所設會試卷區來看,除苗衷的家鄉南直鳳陽府定遠縣屬於中卷區外,其餘的皆屬於南卷區。
依據此時閣臣的地域構成以及景泰朝科舉政策前後反複的情況推測,上述兩詔先後宣布改行永樂舊例的做法,體現了以南人為主體的閣僚拋棄抑製南人的配額製度的意圖。
很多人說朱祁鈺是被南方文官忽悠瘸了,其實不然,雙方都‘各懷鬼胎’。”
獨自飛翔就政治立場而言,朱祁鎮偏向北方,朱祁鈺隻能選南方了。難怪說土木堡是文官集團的陰謀,朱祁鎮是被南方文官給賣了。
百忍成金沒得洗,門總是他自己叫的吧。
大明官員顫顫巍巍,他們何德何能敢賣皇帝。國破家亡時有做投降派的,但朝廷如日中天時,誰敢“賣”皇帝。
糊糊“此舉自然受到南方官員熱烈歡迎,卻引來北方官員的強烈抗議。
戶科給事中李侃等奏今年會試,禮部奏準取士不分南北。臣等切惟,江北之人文詞質實,江南之人文詞豐贍,故試官取南人恒多、北人恒少。
洪武三十年,太祖高皇帝怒所取之偏,選北人韓克忠等六十一人賜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洪熙元年,仁宗皇帝又命大臣楊士奇等定議取士之額,南人什六、北人什四。
今禮部妄奏變更,意欲專以文詞多取南人,乞敕多官會議,今後取士之額雖不可拘,而南北之分則不可改。
從南北文風差異以及明廷設立分卷取士製的背景等方麵申述了自己的觀點,認為會試取士可以不拘額數,但分南北錄取的做法不應改變。
朱祁鈺命禮部再行討論此事。針對李侃的意見,禮部複議道
頃者詔書,科舉自景泰元年為始,一遵永樂年間例行。本部查得,永樂二十年間凡八開科,所取進士皆不分南北。已經奏允。
今侃稱禮部變更,意在專以文詞多取南人。夫鄉舉裡選之法不可行矣,取士若不以文,考官將何所據?且北方中土,人才所生,以古言之,大聖如周公、孔子,大賢如顏、曾、思、孟,皆非南人。以今言之,如靖遠伯王驥,左都禦史王翱、王文,皆永樂間不分南北所取進士。今豈可預謂北無其人?
況本部止遵詔書,所奏即不曾奏請多取南人、少取北人。今各官所言如是,乞敕翰林院定議。
禮部並未從自己作為掌管科舉考試的國家職能部門的角度來正麵回應李侃的質疑,而是將精力放在自我辯解上,主要講了四個方麵的內容
其一,詔書中已經明確,自景泰元年始,科舉取士‘一遵永樂間例行’,故禮部依永樂年間所行事例奏請景泰二年會試取士之製。
其二,考試當以文測度高下,若不如此,考官將無所依憑。
其三,以古代北方產生了周公、孔子以及顏子、孟子等大聖大賢,永樂年間不分卷取士時北方照樣有中進士者,證明北方並非無人。
其四,強調禮部作為負責科舉考試的職能部門,隻是奉詔行事。
在做完上述辯解後,又把問題上交給朱祁鈺,請求將此事交予翰林院討論。
這裡麵的第一、第四條意在強調現行做法是遵詔而行。第二、第三條狡辯意味甚濃。
李侃強調的是,因為南、北人文差異的實際存在,所以洪熙元年議定會試分南北取士。如今放棄這一政策,會試取士的結果必然與以前一樣南士恒多、北士恒少。
禮部沒有從正麵回應這一問題,隻說考官錄取時需要以文確定高下。
實際上,不分南北是在全國範圍內衡文而取,卷分南北是在卷區內擇優錄取。即是說,不論哪種政策,擇優錄取都是必須遵循的原則,隻不過兩者比較、擇優的範圍不同。
禮部以上古時期的大聖大賢作為北方人才興盛的依據,顯然屬於脫離時代背景的偷換概念。
以永樂間進士王驥、王翱、王文為例來支持自己的觀點也有違邏輯,因為李侃說的是會試不分南北取士時北人中式者少,並未說沒有中式者。
實際上是禮部在用以點概麵、胡亂粘連之法掩蓋明初進士人數南北懸殊的事實,以淡化新製即將產生的不利於北人的影響。
朱祁鈺作出裁決命遵詔書行,侃等所言不允。景泰二年會試所行仍是不分南北的錄取政策。
這裡頭提出異議的李侃是北直隸順天府東安人,‘狡辯’的‘禮部’,其實是禮部尚書胡濙。南直隸常州府武進人。
大家都是為自己的家鄉而戰。”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永樂例就是洪武例,真那麼好,會有南北榜案?
銀河係係花胡濙名字生僻,但做官專一,一輩子就乾兩件事。找建文帝14年,做禮部尚書32年,差一點熬成七朝元老。
朱棣看著一個個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感慨萬千。他的臣子,到重孫輩還在受重用。
不知該說子孫在位短,還是有的人太能活。
糊糊“景泰二年的科舉開始後,場麵可以說是‘群魔亂舞’。
現代人有一句調侃話,正經人誰寫日記。
但有一位參與科舉閱卷的官員,就將閱卷場上的事情,一一寫在自己的日記本上。
比如一個叫成凱的士子,在考場上生病,沒答完卷子。按照規則,他的卷子沒有糊名謄抄,開卷批閱。
吏部尚書王直認為考生精神可嘉,卷子上也沒有胡說八道,於是定了二甲第四十四名。”
喜歡給古人直播美食,他們都饞瘋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給古人直播美食,他們都饞瘋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