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房找到以後,秦明月就把孫亮叫了過來,讓他和胡遠誌兩個把宿舍收拾出來。
把製作的藥酒都搬了過來。
廠子的第一筆資金就是買藥酒所得。
之前用過秦明月藥酒的人都知道它的好,知道可以賣了以後就有很多人慕名而來。
工廠這邊都準備的差不多的時候,秦明月就把這邊先交給了孫亮。
然後讓孫亮看如果人手不夠的話就找燕雲飛。
聯係退伍的軍人。
當一切都準備的差不多的時候,時間已經悄然來到了八十年代。
因為那個偉大的老人的一句話,改革開放的春風由南到北的吹來。
私營經濟開始發芽,街道上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小商販。
廠子也開始慢慢的走向正軌。
不過因為之前對中醫的壓製,醫院的各種新型的醫療器材的引進。
再加上西醫的快速便捷,人們生病了還是去醫院看病。
現在的醫院已經沒有了中醫的地位。
對於中醫也大多是在西醫那裡沒有辦法治療了,才尋找一些老中醫。
而對於工廠生產的中草藥製劑,很多人是不認可的。
為了廠子的生存秦明月不得不把重心先轉移到養生藥酒。
秦明月又把一些對於關節炎,老寒腿,腰肌勞損有特效的一些膏藥作為目前主要的生產目標。
不過僅僅是這兩種,也使得廠子的生意紅火了起來。
秦明月看孫亮做的很不錯,就把廠子交給了孫亮管理。
她不再參與,隻做一些藥物的研發。
她的主戰場還是在醫院的。
不過不知道醫院的領導不知道從哪裡聽到了秦明月在外麵私下裡開廠子,還專門找她談話。
“院長,是有這麼個廠子,不過不是我的,是我愛人之前的手下,因為戰爭傷殘病退了。辦了個廠子,因為做的是藥酒,知道我懂的一些中醫知識,就請我幫了下忙,而且廠子裡雇傭的都是退伍的軍人,您可以去看看”
院長聽到秦明月這麼說表示很放心
“明月同誌啊,你是個很優秀的外科醫生,如果能幫到那些傷殘軍人當然很好,不過你的本職工作還是醫院”
“好的,院長,我知道了”
秦明月知道要把中醫藥推廣出去還有很長的路,不過最起碼現在她已經開始了。
她本來就打算把廠子的經營交給孫亮,而自己有時間隻做藥品的研發。
她想是不是讓藍師兄回來北京。
不過想了想現在還是有點早,師父還在西北呢。
等著老爺子退休回京市再說吧。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而秦明月剛回到辦公室不久,就又被院長給叫走了。
說是有一個病人需要她過去看看。
秦明月跟著院長疾步走進了一間乾部病房。
推門的第一眼就看到了燕蕭。
“爸,你怎麼在這裡?”
燕蕭跟院長打了聲招呼就對秦明月招招手。
“明月過來,這是我的一位老戰友,一起打過鬼子的,而且一直駐守邊疆。因為之前舊傷複發,需要手術”
燕蕭看到秦明月第一時間就走過來介紹。
“老廖,這是秦明月醫生,也是我兒媳婦,醫術很好,你的手術沒事的。”
“首長好”
秦明月跟躺在床上的人打了聲招呼。
看著比燕蕭要蒼老很多,已經是一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