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兩位太後,東宮太後娘家繼姓秋。
“謝家戍守西南邊境,又擅水,恐不好支援。再來,狄戎邊境缺的是能撐事的主帥……”
“所以,你是來傳旨淩應宗的。”寧老太太接口,旋即,她倍覺好笑,“淩應宗被放逐至燕城,而今不至半年,就又被啟用去收拾秋家的爛攤子。”
“秋家,秋太後,他是為了討好嫡母,縱外戚乾權,連祖宗家業都毫不顧忌啊!”
她譏諷:“咱們這位陛下當年沒投生到這位秋太後肚子裡,當真是可惜了!”
當今登基時,按照祖訓規矩,生母尊為西宮太後,其母家被封為承恩公,其親兄則被封懷恩侯。
至於東宮秋太後,其母家雖顯赫,雖是皇後,娘家依舊隻得封了個德成公府的侯爵之名,食邑也少泰半。
但當今自小是被抱去秋太後身邊養大的,卻也沒養歪,文成武德,頗有賢名,對兩位太後也頗為尊重,故而先帝最後選了他為太子。
他心疼東宮太後避讓生母,也是為了培育自己勢力,想做個會權衡勢力的賢明帝王,故而就有意提拔秋家。
蕭疏隱不語,心中卻戚戚然以為。
沒辦法,近來他也看不懂陛下的許多騷操作!
寧老太太也沒想他回應,而是又問道:“崔岸雪武藝高強,如何會平白無故失蹤?難道都沒人尋過他?”
蕭疏隱沉吟,慢慢回道:“崔將軍乃是在安馳官道附近失蹤,根據當地知府回複,當地有水匪山匪出沒,崔將軍隻帶了親兵簡裝出行,途中在一家黑店遭了暗算,當時現場已經被燒毀,有不少焦黑屍體。”
“謝知微曾暗中查訪,確認崔將軍不在死亡其中,但因線索中斷,並不得崔將軍的行蹤。”
“想來是崔將軍吉人天相,自有生機。”
寧老太太麵色冷凝,“哪家匪徒這般膽大枉為,敢在官道搶劫?這知府怕是坐到頭了。”
“罷了,我不過是個無能的老太太,這些話聽聽就好了,你且回去吧!”
雖然蕭疏隱說得含糊不清,但寧老太太差不多已經猜到了他此行的目的。
肯定不隻是為了通知燕城淩應宗。
她也不想操心,免得聽了生氣。
蕭疏隱朝著她深深地躬身,行了一禮。
“願您福壽康寧,疏隱告辭。”
隻是,他剛走了兩步,寧老太太驀地像是想起了什麼,提醒道:“阿梨已經成了親,收收你這京中浪子的做派,莫要誤了人家好姑娘。”
蕭疏隱側身揚眉,恭恭敬敬地應了聲:“是。”
隻是走出來就看到薑映梨剛好端著茶水施施然進堂屋,見到他出來,甚至還一副驚詫模樣,“蕭侯爺就要走了?不喝杯茶?”
蕭疏隱腳步一頓,視線在她頭頂的未婚姑娘發髻上略過,輕笑了一聲,“薑姑、沈夫人,我這個人素來愛好仗義助人,沈公子若有難處,可儘管來尋我。再會!”
沈雋意看來是不行呐!
不然何至於成親許久,自家娘子還是個姑娘呐!
但他也是個好心人,願意幫幫這些有情人成眷屬!
薑映梨眨眨眼,很是莫名其妙。
蕭疏隱也沒有想跟她解釋的想法,衣袂帶風,越過她,快步離開。
孟藻草草一拱手,也匆匆緊隨其後。
一行人訓練有素地有序離開了。
李玉珠見人都走了,這才敢從廚房出來,臉上還驚魂未定,“他們就這樣走了?”
薑映梨端起茶盞,抿了一口,茶水香氣四溢,她眯了眯眼,懶懶應了聲。
她扭頭想推門進屋,卻發現不知何時寧老太太竟是把門給拴住了。
薑映梨:“……寧姨,喝不喝茶?”
屋裡傳來寧老太太悶悶的聲音:“不喝。”
李玉珠頗有些擔心,“寧姐姐是受驚了嗎?”
“沒事。”薑映梨擺手。
想來是知道家裡的消息,心中不大痛快吧!
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麼,她一拍腦門,將手裡茶盞朝李玉珠手裡一放,“我去接個人。”
才走到院門口,廖嬸子已經把旺財送回來了,她是直到那群凶神惡煞的人走了後才敢上門的。
“阿梨,我給你把人送過來了。”她心有餘悸,好奇道:“對了,那些是什麼人啊?比上回來的那些人還凶咧!”
薑映梨簡單應付了兩句,旺財抱著小包袱跑過來,緊緊攥住她的衣角。
倒是李玉珠跟人多聊了兩句。
待得晚間吃飯,寧老太太才慢慢吞吞從屋裡出來,此時旺財已經跟李玉珠相熟了,顛顛兒地跟在她身後像是小蜜蜂幫忙。
李玉珠果真如沈雋意所言,得知旺財的身世後,頗為憐惜。
一下午的功夫,兩人就熟絡親近了。
不過在旺財心裡,排在第一位的還是薑映梨。
寧老太太神色有些頹然,見到飯桌上多出個人,斜睨道:“哪來的孩子?”
都不必薑映梨解釋,李玉珠就自動補充了,末了,還抹了抹眼角:“旺財這孩子,真真兒是懂事又勤快,就是命苦了些。不過以後我們都是一家人了,旺財有事儘管與阿娘說。”
這是已經認了旺財當半女了。
旺財點了點頭,對上寧老太太,就有些拘謹,夾了一筷子的肉過去:“……寧,寧奶奶,您吃。”
路上薑映梨已經給她介紹過基本情況了,她也能對上號。
寧老太太聞言,仔仔細細地打量了她半晌,目光頗為認真,直把旺財看得毛骨悚然。
薑映梨也給她補了一筷子的青菜:“您這麼仔細盯著看,彆嚇到旺財。”
“膽子那麼小?”寧老太太挑眉嘀咕。
旺財連忙道:“我,我不怕的。”
說完,她還是忍不住縮了縮脖子。
寧奶奶的眼神比李奶奶有穿透力多了,仿佛要把她從外到裡都看穿。
寧老太太收回視線,“旺財這名字還是換了妥當。”
“本來想叫沈雋意起個名,這不是沒趕得及嗎?不然,等會吃完飯,你們兩位也幫著想想,看看旺財喜歡哪個?”薑映梨提議道。
李玉珠連連擺手,“我都不識幾個字,比不得寧姐姐學識淵博。還是寧姐姐來取個吉祥好聽的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