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母子兩人離開,胡菘藍年歲小,心腸也更加柔軟,他忍不住低聲嘟囔:“那個弟弟看著好可憐。我瞧著他身上好多處傷痕,還有一道像是刀傷,瞧著時間也不久遠……”
孟橋歎氣,他家中有個差不多歲數的妹妹,加上自己家也經曆過大變故,自然更能共情。
他頷首道:“是命運多舛。前幾日才叫馬車撞傷,好在是輕傷,沒成想眼下又高熱,幸虧送來得早,不然再燒下去人都容易出問題。還有那位夫人……”
說到這,他頓住嘴,顯然頗為唏噓同情又難過,卻又不好多言他人是非。
他轉過頭,見到薑映梨一直望著外麵不吱聲,不由倍覺奇怪,他小心翼翼道,“東家?”
薑映梨回神,淡淡道:“逃難而來的災民在哪裡安置?”
孟橋:“縣中衙役安排在城隍廟附近,對於難民而言,能有片瓦遮身,已是萬幸。聽說每日裡還會有一餐稀粥供應,但難民數量不少,後續不知道會如何!”
看到這些衣衫襤褸的難民,他心中也是戚戚然。
薑映梨若有所思,開口道,“明日起,我們開三日粥棚,再開個義診的藥棚。”
孟橋驚訝,聞聲連忙應著,拱手道,“東家高義……”
薑映梨抬手止住了他餘下的話,“咱們自己人就不必用虛偽誇讚這套。還有,清點出一批糧食,我還有他用!”
“是。”孟橋雖不知她的用意,卻也沒有多問。
“這件事就交給你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