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陳,古有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現在有你陳青峰,身披四國將令,臨陣勸降割據的軍閥。這要擱在古代,你非得封侯拜相不成!”
春日的緬甸暖烘烘的。
陳青峰坐在二樓的陽台上,跟情報員同誌一起品著咖啡。
此時樓下是正在忙著裝扮投降儀式的緬甸軍方的負責人。
陳青峰當了甩手掌櫃。
不過還是時不時的有緬甸軍方的負責人過來和他們溝通商量投降儀式舉辦的地點。
按照陳青峰的說法,這種儀式不應該搞得太隆重。
反而應該低調一些。
可惜緬甸軍政府對於內政來說實在是拿不出手。而招降盤踞在緬甸南部泰國北方的販毒集團頭領坤沙,應該是這些年來軍政府唯一拿得出手的東西了。
“古代跟現在可不一樣,這年頭誰還去侵略彆人的土地啊!說實話,我隻對雲省周邊的經濟情況感興趣!”
“唉,我聽說以前你就是縣裡的一個民警,這格局是不一樣啊!”
“嗨,我也是在工作中逐漸學習的!畢竟現在我在雲海周擔任政府的負責人,總要為雲海甚至全省考慮一下。雲海這地方,我說窮山惡水其實也不為過。人口這麼多,貧困人口的基數尤其大,而且受教育程度也和那些東部沿海的發達城市沒法比。你要說有什麼發展,其實要我來說,放棄那裡的土地,把老百姓遷出去更實際一些。尤其是現在國內改革開放,我不說彆的,真想讓雲海的老百姓脫貧,就把他們接到首都去,哪怕每天炸油條掙的都比現在,在貧瘠的窮山惡水裡刨食要來的強的多!”
陳青峰說的是實話。
為什麼有的省份年輕人總願意跑到彆的地方去?
那是因為在家鄉賺錢實在太困難了。
沒有來過雲貴川這些地方的人恐怕無法想象。
在這裡田地不是連片的平原。
而是在滿是石頭的荒山上堆積的那麼一點點土地。
就這麼一點點土地,恐怕也就隻能種個兩攏三攏的糧食。這種地方你能指望著靠種地讓老百姓富裕起來,純屬扯淡。
所以雲海的地形地貌根本不適合農業發展,但是種點果樹發展一些經濟作物還是有可能的。
可即便如此,從土地裡獲取收益的成本太高了。
本來這裡的生態環境就脆弱。如果把地表能夠凝固土地的植被破壞掉,變成可耕作,但收成不高的貧瘠耕地。未來一旦下雨很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水土流失。
帶來的財產損失,那就更加嚴重了。
同樣的,在這裡發展工業依舊不太明智。
為什麼?
因為交通不便。
省交通廳曾經規劃過建一條高速公路通往雲海。
可是光是投資金額,就讓省財政廳望而卻步。
關鍵是沿海的gdp也撐不起這條高速公路。
每年的維護費用,恐怕把雲海縣賣了,都支撐不起來。
但路就這樣不修了嗎?
當然還得修。
如果不修路,雲海永遠是被與世隔絕的窮鄉僻壤。
可關鍵是修路的成本如此之高,而且代價也是不劃算的。
所以雲海州的未來其實是在緬甸。
緬甸豐富的礦產資源,如果能夠途經雲海運輸,彆說修公路了,修鐵路都行。
除此之外,緬甸豐富的天然氣,如果能夠從雲海輸送回國內。
還有緬甸境內豐富的石油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