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峰在現場發現的電路板很快就證實了,就是普通的收音機裡麵的零件。
不過,汪建華對於陳青峰提出來的想法卻很感興趣。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陳青峰提議用矽膠假人做個實驗。
於是,在距離現場不遠的地方,專案組的人員運來了炸藥,開始模擬現場的環境。
隨著人員聚集的安全地帶,有人按下了按鈕,緊接著爆炸的力道傳來,很快矽膠假人就被炸飛了。
當爆炸結束之後,現場的工作人員來到爆炸發生的地點,開始查看痕跡。
“怎麼樣?”
劉處長有些心急的詢問著結果,很快矽膠假人就被取了過來,果然背對著炸藥的矽膠假人被炸的四分五裂,而被保護著的矽膠假人相對完整,隻不過兩個假人之間存在縫隙的地方,假人的下半部分被炸的很厲害。
……
此時汪建華看見了陳青峰。
一開始他隻是對陳青峰的推測感興趣,覺得有些道理,但是現在陳青峰提出做這個實驗,徹底證實了,他所說的有極大的可能。
眼下,爆炸現場的提取物可以證實炸藥就是普通的化肥改裝成的硝酸銨之類的東西。
這東西威力極大,但是市麵上隨處都可以買得到。
隻要稍微懂一點基礎的化學知識,就可以把這東西改裝成威力巨大的炸藥。
在巨大的衝擊之下,屍體呈現的局麵很可能就是陳青峰所說的那種原因。
當時,有人抱住了死者的屍體。
……
此時在會議室內結合著現場發現的一些情況,還有做實驗留下的一些資料。
大家又再次討論了起來。
“也就是說案發現場的時候,距離爆炸最近的人是抱在一起的,那有沒有可能這兩個人就是這起爆炸案的策劃者?”
劉處長提出了這個假設,不過現場所有人都在認真的思考。
很明顯,當爆炸發生的時候,這兩個人是提前知道情況的,不然也不可能做出這麼快的反應。
但是,這種情況之下,現在唯一能調查的就是那個麵部保存良好的女死者的身份。
“劉處長,我提議先從那個女死者開始調查,然後再想辦法查清楚列車上坐在爆炸起點周邊乘客的信息!”
“老汪,你的意見呢!”
“我同意陳青峰同誌的看法!”
難得的鐵道公安係統的專家和陳青峰的意見達成了一致,這麼多天來還是第一次,劉處長瞬間就覺得自己的工作終於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很快現場的搜查工作依舊進行,但調查的重心集中到了那個頭部頸部鎖骨以上保存良好的女死者的身上。
火車這種東西和普通的汽車不一樣,都是按坐賣票的,所以隻要查詢一下那張車票從哪裡上車去哪裡就知道了。
被炸毀的這輛火車,是從西陝省省會一路向西前往大西北腹地的,途經多個省份,而在這些省份,有一些小站這輛車也是要停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