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峰回到了榮家大宅。
看到他從港警那邊拿到了當初他牽扯到案件的一些資料。
家裡人很擔心陳青峰把這件事已經報告了香江警方。
“放心,我的朋友應該有分寸,不過能不能請那天的那位司機師傅再過來看看。”
陳青峰說完,把這些照片挑了出來,然後又讓榮家人找來了另外一些照片,隨便的摻合在了一起。
陳青峰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增加一些乾擾,讓司機說出的證詞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想到了這裡,陳青峰看著自己準備的這些材料,雖然不算是一個完備的盲測實驗,但基本上也能達到一定的效果。
很快那天被綁匪放回來的司機又一次看到了這些照片,陳青峰沒有告訴他哪張是他懷疑的綁匪。
這些照片選的也都很考究,沒有看出來這些人手上有槍,隻是蒙著麵,還有一些背影的,則是榮家通過其他手段找來的一些不相乾的人的照片。
“你仔細看看,這裡麵有沒有熟悉的身影?”
“陳先生,那天我很快就被控製住了,我也沒看清那些人的臉!”
“有的時候不一定要看清楚臉,身形特征,走路的樣子,這些其實都可以成為標誌!”
陳青峰笑了笑,儘量表現出一種放鬆的狀態。
其實他說的這些都是後來一些監控設備開發的思路。
你以為大街上的監控掃描的是人臉?
其實大錯特錯,那些監控設備真正的算法測試的其實是步態。
也就是說在計算機看來,人臉所呈現出來的價值遠沒有一個人走路的姿勢來的顯著。
這就是為什麼幾十年之後當技術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很多逃犯都會被計算機係統識彆出來。
因為當時國內頂級的安防團隊開發出了一種叫做步態分析的算法。
哪怕你戴著口罩,哪怕你戴著帽子戴著墨鏡,把臉捂得嚴嚴實實的。
可你不知道的是,真實的計算機係統算法靠的是識彆你走路的樣子。
彆的東西都可以隱藏,但走路的特征其實並不容易隱藏。
其實想想也是這樣,走路的時候有人前腳掌著地,有人後腳跟著地,有人兩隻腳向外撇八字,有人走路就像模特一樣,兩隻腳始終在一條線上。
這還隻是最基本的,有的人腳跟腳都不一樣,比如經常有一些人會發現自己兩隻鞋,其中一隻的鞋底有一側磨損的特彆嚴重。
歸根結底,這是重心的問題。
現在沒有這種算法。
但是陳青峰讓司機回想一下那些人的身形和步態。
很快司機就沉默了,看著這些照片似乎在回想。
“陳先生,您這麼一說,我好像想起來了,當時我被摁在地上,我看不到那些人的臉,不過有一個人向我走來的時候,一隻腳是向外撇八字的!”
“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