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還不止如此,陳青峰畢竟在古城待了這麼久,那個時候就連公安局的待遇都趕不上古城鋼鐵公司,九十年代初的時候古城鋼鐵集團光是福利分房集資建房就乾了不下三五回,很多當地的員工那個時候攢下兩套,甚至三套房子都大有人在。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古城鋼鐵公司當時最早在全國範圍內采取了先進的管理措施,簡單的說就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而且降低完成本之後,是真的願意把真金白銀分給自己的職工。
那個時候,有一段時間,古城鋼鐵公司的先進事跡甚至拓展到了全國,全國都在學習古城鋼鐵的先進經驗。
那段時間古城鋼鐵公司風光無限,一度成為了全國學習的典型。
當時這被稱為古鋼經驗。
……
陳青峰猜測,作為銷售處的副處,工資應該一個月不少於一千五百塊錢到兩千塊錢。
除此之外,加上各種補貼以及工作中撈的好處,想象一下,如果放在幾十年後,眼前這個自殺的男人幾乎就是三十多歲,春風得意,副處級的乾部拿著幾萬塊錢的工資,卻說自己因為生活和工作上的壓力,想要去死。
這簡直就是匪夷所思。
想到了這裡,陳青峰對宋紅軍說道:
“老宋,你了解古城鋼鐵公司嗎?”
“這個,首鋼我倒是知道一些,古鋼我還真不熟!”
“首鋼雖然是老大哥,但是各種待遇方麵可能還比不上古鋼,老宋,你一個月工資多少?”
“現在嗎,一個月五六百塊錢吧!”
“要是我猜的沒錯的話,這個說生活困苦,壓力大的死者,一個月工資恐怕得小兩千,而且這還隻是明麵上的……”
“不會吧!”
“我好歹在古城待過那麼長時間,哪個單位好我還是知道的!這種事情咱們行業外的人說了不算,你要是在首鋼有親戚,找個親戚問一下,就知道全國哪家鋼鐵廠效益最好了!”
陳青峰依稀記得,當年全國鋼鐵企業困難的時候,古城鋼鐵一口氣收購了周邊省市其他幾家兄弟鋼鐵公司,而且還真的給盤活了,後來上麵找古城鋼鐵要了幾個億,直接給了老大哥鞍鋼,這才給鞍山鋼鐵續了一命。
當然,古城鋼鐵之所以這麼倒黴,就因為它是屬於冀省本地的國資企業,和央企自然不能同日而語。
……
不過回到這個案子上,陳青峰看著現場,這裡山高林密,你要說自殺是個好地方,可要是殺人的話,也是一個不容易受人打擾的好去處。
另外就是那封遺書了,通篇沒有提到自己的家人,沒有交代後事,好像這封遺書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不要來查我不要來查這個案子一樣。
說實話,這個遺書實在是漏洞太多,太幼稚了。
至於樹乾上的痕跡,雖然有的人自殺的時候意誌比較堅決,但大多數人會在窒息的那一刻產生後悔的感覺,掙紮是必然的,也是人的本能,可是這個時候往往後悔都晚了,但是這個掙紮痕跡怎麼看,都不像是單方麵的,反而是雙向的。
陳青峰再次看一下樹乾,然後看了一下現場照片的複印件,當時繩索就勒在樹乾上,可樹乾上卻沒有什麼痕跡。
如果讓陳青峰拿出百分之百的結論,陳青峰現在拿不出來,但是憑著他的經驗,他覺得這根本就不像是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