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全,直接念”梁帝看著李德全想要呈上來的折子,直接說道
“父皇,兒臣於漠東殲滅突厥5000人,特獻父皇印信四枚,賊首5000級。另草原羔羊鮮美、最益養生,兒臣獻父皇草原羔羊1000頭,祝父皇身體健康。九兒競於漠東馬背”
“沒了?”梁帝問
“後麵還有幾句”馮德寶諂媚的笑道,“另,兒臣還發現,突厥各部有向突厥王庭集中的跡象,兒臣判斷,突厥正在積蓄力量,準備南下,主攻方向大概率為晉北方向,望父皇早做防範。兒臣會謹守遼藩。”
“陛下,臣也偵知,突厥開始集中兵力,目前僅騎兵已集中8萬餘,臣估計突厥集結的總兵力會超過20萬”何知遠出班奏道。錦衣衛除了監察百官,還有刺探敵**情之職。
“陛下,臣請領兵北上,抵禦突厥”兵部尚書李奇出班奏道
“太子,你怎麼看?”梁帝沒理會兵部尚書,反而問向太子
“臣請父皇巡幸江陵,以避突厥兵峰。然後擇一大將,據守長城”太子拱手回答。回答完,自以為得計,我這完全是為父皇著想啊。
群臣聽見,都搖了搖頭,這太子,這時候,你不應該主動請纓、代父出征嗎?堂堂儲君,怎麼能在大敵當前的時候,勸皇帝巡幸江南呢?
“哦”梁帝淡淡的回應一句。
“陛下,遼王的折子還念不念?”這時候,馮德寶弱弱的問一句
“還有?能不能一次念完?”梁帝不耐煩的說道
“折子結尾,遼王還寫了一首詩”馮德寶顫顫巍巍的說
“念”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靜,死一般的安靜,馮德寶念完楊競的詩,整個奉天殿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在想,在風雪漫天的草原,一個16歲的少年,衝向突厥騎兵的風姿。
“這首詩是你家大王寫的?”梁帝問的餘成
“回陛下,是的。當時大王決定親身誘敵,說自己的大梁的皇族、陛下的皇子,理當衝在最前。命打出遼王大旗,當場作出這首詩,就帶頭衝鋒,衝向突厥騎兵。突厥騎兵主將就是遼王殿下親自斬殺的”
“他衝在最前?”
“是的陛下,當時遼王大喊,皇帝萬歲、大梁萬年,不教胡馬度陰山,就衝上去了”餘成恭敬的答道
“皇帝萬歲、大梁萬年,不教胡馬度陰山”翰林院掌院學士張元,出班跪倒,直接唱拜
“皇帝萬歲、大梁萬年,不教胡馬度陰山”群臣紛紛跪地
太子直接傻眼了,這什麼情況?群臣怎麼都像打了雞血一樣,不就一首詩嗎?怎麼都激動成這樣。
太子沒明白,大梁開國才僅僅20餘年啊,上升的銳氣並沒有消散,哪怕是主和的文臣,都主張和突厥死戰,楊競的這詩直接引爆了全場的氛圍啊。其實也好理解,這畢竟是盛唐王昌齡的代表作,盛唐是一個驕傲的民族最驕傲的三個古典時代之一。
“好,李德全傳旨,遼王平定突厥有功,賞穿五爪龍袍。其餘遼藩有功之臣,由遼王一並獎賞,令遼王節製遼藩所有文武,守住本朝東大門。”
“奴婢就這去”
“餘成報捷辛苦,朕賞你正七品千戶”梁帝笑著對餘成說
“臣謝陛下”餘成臉上大喜,跪地叩頭,心裡卻冷笑,我家大王直接授我正六品員外郎,皇帝還是沒有我家大王格局大啊
“下去吧”
“李德全,今晚賜宴武英殿,就吃遼王獻的羊。現在三品以上的官員隨朕去上書房議事”
“臣等謝陛下”
梁帝的聖旨、餘成的密報都快速的向襄平郡發去。這次朝會,給了楊競將近一年的喘息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