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真是生活在襄平郡以東地區的遊獵民族,人口大概十幾萬,狩獵在奴真人的社會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們在每年春三月至五月,秋七月至十月,在山林裡獵取各種野獸,並製作皮張。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奴真分為幾十個部落,成立了部落聯盟。但是聯盟內部不是團結和十分鞏固的。主要是圍繞聯盟首長和國相而發生鬥爭。現在奴真的首領通過各種手段逐漸統一了幾十個部落,把十幾萬的部眾按照顏色分成了八衛,每個衛1-2萬人不等。
女真人從事狩獵和對外作戰,都需要弓箭作為工具和武器。本族的冶鐵業,主要用於製造武器和鎧甲,甚至輸入的農器和鐵鍋,也加以溶煉改鑄。他們的冶煉業不太發達,鐵製武器較少。
軍情司主事江水在向在座的眾臣一一介紹奴真八衛的情況,在座的各位都陷入的沉思。
“殿下,按照江主事介紹的情況,這奴真實力不弱啊。僅僅派王世安將軍率2000神策軍,不見得會起到很好的掃蕩效果”吳晉沉吟了一會,率先開口。吳晉雖然長於內政,但軍事也非常不錯,是個文武全才的人物。
“殿下,老臣覺得可以一試。奴真全部人口才十幾萬,成丁不超過4萬,而且距離分散。老臣以外可以采取消滅敵有生力量為主的方略,主要殺傷中小部落,奴真能不能元氣大傷不說,至少可以防止奴真在我們春耕的時候搗亂”曾泰分析到
“殿下,臣覺得,據城堅守、以逸待勞似乎更好。奴真缺乏攻堅裝備,隻要我們守住本溪、撫順一線,奴真很難對我們的農業生產產生實質的影響”錢峰久居遼東,對周邊的勢力有著清醒的認識,提出的建議
眾人說什麼的都有,雖然都知道現在不是開啟戰端的時候,但也知道保證順利春耕是剩下一切事情的關鍵,主動出擊未嘗不是一個辦法。
“眾位,你們有沒有想過,自從朝廷從遼東撤軍、遼東防務由本王承擔以後,朝廷實質上是放棄了襄平。也就是說,奴真應該已經知道本王就藩襄平了”楊競慢慢分析到,“遼東將軍吳風久鎮襄平,奴真尚不知畏懼,本王新來,孤擔心奴真鋌而走險,大舉南下”
其實楊競把朝廷的遮羞布扯了下來,梁帝的真實想法未嘗不是遼東軍駐守山海關,直接放棄襄平郡,讓楊競在襄平郡自生自滅就好。不然,就憑楊競在襄平郡隨意任命官員,梁帝就能剝奪楊競的王號。但事實是,梁帝不僅沒有剝奪楊競的王號,還在事後讓吏部楊競任免的官員進行了補辦手續,這就說明梁帝在用捧殺的手段:我任由你折騰了,最後你被異族打敗可就彆怪我了。
楊競作為一個文科生穿越了,《鄭伯克段於焉》可是要求全文背誦的。
不得不說,楊競的分析十分的準確。就在楊競在謀劃掃蕩奴真的時候,奴真的大首領也在召集奴真八衛的首領,策劃南下的事。
“各位頭領,又快到開春的時候了,該去打秋風了,各位頭領說說,這次我們去搶哪裡?”奴真的大首領,也是奴真最大部落的首領呼木坐在大帳主位上說。這奴真八衛的首領,每個人的部落都在1萬人以上,其中呼木的部落有3萬人,所以他成了大首領。
奴真的地理位置在襄平郡以東,南麵與高句麗接壤、北麵與突厥相鄰,再往東就是擁有無窮無儘的森林的興安山脈了。
“大汗,按照老規矩,我們還是南下打梁國人啊,哈哈”正紅衛的首領木圖圖大笑著說
“大汗,梁國人的大炮實在是厲害,卑下聽說,突厥人正在和梁國人大規模開戰,卑下以為,我們可以把突厥東部草原上的幾十個部落搶了,這樣我們可以補充無數的牛羊和奴隸,度過青黃不接的春天就變得容易起來”正白衛的首領多木說道。這個多木才才二十多歲,但目光長遠,是奴真年輕一代中的領軍人物。其統領的正白衛1萬5000多人,有騎兵3000,是奴真中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大汗,我覺得多木說得對,突厥東部草原上幾十個部落,人口快有10萬了,我們把這股力量吃掉,我們的人口擴大接近一倍。更何況突厥人的大軍正在和梁國人對峙,我們搶了就搶了”正藍衛的首領阿多木也讚同多木的意見
奴真八衛的首領們最終統一了意見,決定先去攻打東突厥草原上的部落,很快他們又為各衛的出兵人數及領兵將領的人選爭吵起來。
而這邊,楊競還在繼續分析。
“奴真人其實算不得什麼強大勢力,早些年,遼東駐軍都是拿奴真刷軍功的。奴真人號稱騎兵10萬,我估計有5萬撐死,還是得老弱皆上的那種。況且他們十幾萬的部眾,分散在5個襄平郡大小的地方,其實局部兵力是非常分散的。如果我們以騎兵,快速突擊,那麼奴真人根本無法招架。”
“勝讀十年書啊”曾泰感慨的說,“大王對時局的分析宛若天人,隻要王世安將軍他們消滅奴真5個以上部落,今年的春天就徹底安全了”
“末將一定在慢慢林海雪原中把奴真部落一個個揪出來,消滅點”王世安出來抱拳
“老王,你看看這個”楊競遞給王世安一張紙,“這地圖上,我把奴真部落可能存在的地方都標注出來了,還有行軍路線。你按圖索驥,雖然不敢說百分之百準,但十有**還是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