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教育改革_苟在邊疆當藩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4章 教育改革(1 / 2)

襄平郡也是沿用這套製度。在這個時代,供一名學生脫產學習很難的,讀書的基本上都是富裕地主家庭,所以考中的進士都是地主階層的精英分子。像吳晉這種出身寒門的書生中舉,十分的少。

次日,楊競召開大朝會,吳晉上本,提出了教育改革方案。

“在各鄉設置一所小學,學期3年,兒童6歲入學;各縣設置1所中學,學習3年。小學和中學沒有限製,適齡孩童都得讀。郡設一所郡學,學製3年,中學畢業可以考郡學,錄取率為五分之一,郡學畢業授秀才。郡學畢業後,可通過考試升入千山書院,錄取率為五分之一,在千山書院學習滿3年後,授舉人,可以參加省考”吳晉一一把方案說來。

楊競想了想,兒童6歲入學,15歲畢業;如果考不上郡學,那就是12歲開始勞動。如果上了郡學,不讀千山書院的話,15歲就可以參加勞動了。如果就讀千山書院的話,18歲可以參加省考,可以出來做官了,這個設計總體合理。

“完善幾點,第一,各村設私塾,方便孩子讀書,算是鄉小學的分支。第二,從小學開始,上學免費,另每月額外給予學生30斤大米補貼。第三,男童女童同樣入學,如有父母不準孩子入學的,坐牢3年,罰款100兩”

楊競這三條措施提出以後,承運殿裡一陣沉默

“殿下,從來沒有女童讀書的先例啊”禮部郎中周明實在忍不住開口了

“現在有了,不管男童、女童,隻要是我遼藩的子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上學就給補貼”楊競堅決的說。

女童上學,意味著勞動力的解放。楊競現在十分缺少人力,如果把婦女也動員起來,接受教育,那麼平均的社會生產力也會提高的。

“殿下,臣粗略的估計了一下,襄平郡6-12歲的孩童大概5萬,如果男童女童都上學給補貼的話,一個月耗糧150萬斤,一年耗糧食1800萬斤,相當於襄平郡103萬畝土地田稅的九分之一了”錢峰歎了口氣,說到。

“補貼還是要給的,就當是減少田賦了吧。不給糧食補貼的話,很多家庭根本不會讓孩子讀書”楊競略帶無奈的說

很多家庭為了多一個勞動力,根本不會讓孩子讀書的。如果每月補貼30斤大米,一年360斤大米,相當於1畝地的純收入了,很多家庭為了補貼,也會讓孩子上學的。

“要是百姓為了補貼,不斷生孩子怎麼辦?”周明又問道

“周大人,那不是好事嗎?每年補貼360斤糧食,就可以換得一個丁口,這樣的好事上哪找去?”吳晉笑著說。

“殿下,按照錢峰大人的數據,6-12歲的兒童為5萬,那麼每年中學畢業可以報考郡學的學生是8000,按照五分之一的錄取率,郡學學生是1600人,按照千山書院五分之一的錄取率,每年千山書院招生僅為300人,是否少了些?”曾泰提出的疑問

“不少了,千山書院作為遼藩最高學府,必需嚴進嚴出,每年300人,是可以的”楊競覺得這個人數比較合理。

“殿下,老臣有個疑問”張元也說話了

“老大人但說無妨”楊競和煦的說

“殿下仁慈,允許女童讀書,可若有女童考上郡學,乃至千山書院,是否授予女童秀才。舉人功名?是否允許女童參加省考做官呢?”

按照梁國規製,女童是不可以考取功名的。讀書行,就當你自娛自樂了,但是要是想考取功名,那是門都沒有。

“孤覺得,還是允許女童考取功名的好”楊競沉默了許久,才開口

“殿下,老臣覺得不妥,這樣會影響天下士族對殿下的看法的”張元勸道

張元的意思很明白,本來100個功名1000男人爭奪,現在變成100個功名1000個男人加1000個女人爭奪了,錄取率下降了一半,在這個以男性為尊的社會裡,肯定會遭到抵製的。

看楊競就要乾綱獨斷想要拍板了,吳晉趕緊開口,“其實女童考取功名未嘗不可,不過崗位可以限製為王府女官”

王府女官,就是王府內部很多機構的負責人都是有品級的宮女,這種宮女就是女官,像秋華,就是正五品的掌事宮女,同時還是政保司正五品的主事。

吳晉這個方案,很好的統一了各方訴求:楊競想給女童一個讀書做官的機會,張元為代表的傳統士子也能接受女性去王府當女官,反正女官的那些職位他們也當不了,王府內部不可能有楊競以外的男人的。

政治是一門妥協的藝術。

“也好,就按長平說的辦”楊競同意了。

“殿下聖明”張元、周明這些老派人也用稱頌楊競的方式表達了對這個方案的支持。


最新小说: 轉世仙帝奶爸種田養娃日常 亂世,在塵埃中崛起 凡人修仙:從一介散修開始 獸魂紀元:開局覺醒雙倍魂約 穿越成真假千金的總裁大哥 京圈絕嗣大佬,隻對她上癮 宿宿我啊,靠生子係統好孕獨寵捏 玄幻我的家族全員金手指 我真的是正經法師啊 太虛道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