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競的外公就是當年前秦的末代皇帝,當年前秦三征高句麗而不勝,不僅失去了霸江以北的9個縣,還損失了大概13萬的部隊。高句麗在霸江以北的11萬部隊已經被殲滅9萬人,改編6000人(歸義軍5000人,高句麗營1000人),遣散4000人,還剩安東城裡的1萬左右的高句麗軍。楊競和蘇烈在霸江以南又消滅了李玄拓帶領的3萬高句麗援軍,也就是說,現在被楊競殲滅的高句麗軍已經達到了12萬人。
“長平、曾大人,高句麗的3萬援軍已經被孤和定方全部消滅了,安東城裡的殘餘1萬多的高句麗士兵,不接受投降,全部消滅”楊競對吳晉和曾泰說
吳晉和曾泰都明白楊競的意思:當年前秦陣亡了13萬的士兵,楊競這次也要殲滅高句麗的13萬士兵;高句麗欺壓被占領的9縣梁族百姓20年,楊競就默許蘇烈火燒鳳凰城;一啄一飲,都是定數。
楊競吩咐完吳晉和曾泰,就回到後帳沉沉的睡去,這將近兩個月,楊競的心裡壓力實在是太大了,這次大局已定,他是想好好休息一下了。
對安東城裡的高句麗軍的清剿持續了整整三天,由於楊競下了死命令,曾泰根本沒有留手,甚至在這個過程中,很多高句麗族的百姓也受到了誤傷,吳晉試圖麵見楊競進行阻止,但是羽林衛千戶關雲卻說,大王正在休養,誰都不見。吳晉心裡就明白了,這也是楊競默許的事情。
直到3天後,楊競精神抖擻的在大帳接見了眾臣,“臣等叩見大王,大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卿免禮”
“臣等恭賀大王克複九縣,故土新歸”吳晉領銜又賀到
“皆眾卿之功與將士之力也,吾等君臣共賀”楊競和煦的說。
該有的禮節完成了,就是坐下來商討正事的時候。羽林衛把大帳圍住,楊競君臣開始商量戰後安排的大事。
“殿下,此次對高句麗作戰,自10月初一攻打營州開始,到12月十五日徹底攻占安東縣結束,共曆時2個半月。共攻克營州、蓋平、複州、鐵山、秀岩、鳳凰、桓縣、平州和安東九座縣城,獲得人口梁族人48萬人,高句麗族5萬人,我們攻占了方圓近千裡的土地”吳晉首先說道
大帳裡的氣氛很熱烈,遼藩控製的疆土擴大了一倍,意味著各種資源也擴大了一倍。
“大王,此次對高句麗作戰,共計出動了邊軍第2、5、6、7、8旅和炮兵旅、騎兵旅,神策軍第1旅、第2旅一部、炮兵旅和騎兵旅,歸義軍第1、2旅,共計63萬人,共殲滅高句麗軍132萬人,改編6000人,遣散4000人。我軍共陣亡5436人,傷12萬人。”曾泰開始彙報軍事上的損失,這次戰鬥,除了留了三個旅在邊境防備以外,遼藩幾乎出動了所有的兵力。
“另外,軍情司、政保司和宣傳司出動人員若乾,有力的保障了戰爭的順利進行。”曾泰在總結時加了一句。
軍情司在戰爭中刺探軍情、分析情報,是大軍行動的眼睛,軍情司犧牲了情報人員35名;政保司在戰爭中策反敵人軍政人員、保護已方重要人物,政保司犧牲了吏員13名。宣傳司在戰爭中幾乎可以說是全員出動,在輿論引導、鼓舞士氣方麵做了大量的工作。
“殿下,我彙報一下戰爭的支出,為了計算清楚,我就彙報2個半月的總支出”趙石首先說,“開戰兩個半月以來,發放的軍餉、戰爭補貼和賞銀一共是75萬兩,部隊共消耗糧食550萬斤,草料等物資240萬斤。陣亡將士5436人,需支付撫恤銀5436萬兩,傷12萬人,需支付補貼金36萬兩。另外民夫運送物資800萬斤,支付運費糧食240萬斤。另外,從襄平商號采購的火炮、彈丸和鐵製刀槍等兵器,需支付白銀23萬兩,另外物資、馬匹損失,軍服補貼等等還需8萬兩,臣計算,共耗銀19636萬兩,耗糧800萬斤(折銀16萬兩),草料等物資240萬斤(12萬兩),馬匹1500匹(折銀3萬兩),共計合銀200萬兩。”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兩個半月的軍事行動,總支出折銀竟然高達200萬兩,這仗真不是誰都能打的起的。
“我們的收入也很可觀”趙石搓搓手笑道,“此役我們共繳獲黃金2500兩(主要是安東城繳獲的,折銀25萬兩)、白銀42萬兩,戰馬9000匹(折銀135萬兩),土地(官田)23萬畝,折銀230萬兩。繳獲糧食2500萬斤(折銀5萬兩)、布匹25萬匹(價值15萬兩)這次戰鬥,我們直接的繳獲價值3535萬兩白銀,當然了,計算的過程中,已經把折價考慮進去了。長期的收益無法估計”趙石也笑著說
這就是戰爭打勝了的好處,九個縣相當於一郡之地了,所有的物資都歸了勝利的一方,楊競一方直接的繳獲刨除支出就是1535萬兩,這是純收入啊。
“鼎誠,軍餉、戰爭補貼和傷亡撫恤必須給現銀”楊競補充道
“殿下,軍餉、戰爭補貼和傷亡撫恤共需現銀111萬兩,獲的現銀並不多,繳獲的金銀加一起才67萬兩,缺口44萬兩”趙石立即說道
“王府以135萬兩的現銀收購了9000匹戰馬,襄平商號以15萬兩的估價收購25萬匹布,這樣,你又多了285萬兩的現銀”楊競對趙石說,“剩下的155萬兩白銀由國庫出”
“臣等遵旨”吳晉和趙石趕緊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