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第二天就是除夕了,整個襄平城都變得喜氣洋洋起來,不止襄平城,整個遼藩都是喜氣洋洋的,今年楊競免了遼藩的人頭稅,田稅也降低到整個收入的4成,以一家3口耕種5畝田為例,一年的總收成是2000斤,剿800斤的稅,剩下的1200斤幾乎夠全家人填飽肚子。加之楊競推行兒童上學免費且給補貼的事情,一個上學兒童每個月還能給家裡帶回來30斤糧食,女孩是50斤,這樣一來,家裡甚至還能剩下米。
楊競得勝回來又給遼藩百姓每人賞賜了30斤大米,所以今年過年,整個襄平、整個遼藩都是喜氣洋洋的,百姓眼裡有了光,很多家庭甚至舍得買1斤肉,來慰藉一年以來一家的老小。
很多老人在吃上肉的時候,都流下了眼淚,這麼多年了,什麼時候可以吃上飽飯啊?過年的時候彆說肉了,有粥喝就不錯了。遼王殿下來了以後,平常也能吃上乾飯了,過年還能吃頓肉,楊競的威望在整個遼藩達到了頂峰。
楊競也在王宮中過年,不過他在這個世上沒什麼親人,也不對,至少梁帝是他的父皇,還還有8個哥哥,一些妹妹。但是他在襄平真的沒有什麼親人,他甚至連後宮都沒有。
楊競叫來李德全、秋華和知春,他們4個人一起過年。
桌子上放了一個銅火鍋,周圍擺著切好的羊肉,伴著襄平城中零星傳來的一點鞭炮聲,年味一下就上來了。
“你們也坐,咱們一起過年”楊競笑著說
“奴婢們不敢”
“你們都是侍奉孤多年,更是隨著孤從長安逃出來了,名為主仆、實為親人,都坐吧”楊競笑著說。楊競的話讓李德全三人激動的渾身顫抖,在楊競的堅持下,陪著楊競吃了一頓年夜飯。
“李德全,孤讓你準備的小紅包準備了嗎?”吃完飯,楊競一邊插著手,一邊問李德全。
“回殿下,準備了。都是紅布小包,裡麵有1兩銀子。奴婢準備了100個”李德全笑著說。
“走,秋華隨孤出宮,咱們去看看城門站崗的神策軍士兵”楊競讓人拿過李德全準備的小紅包,往外走到。
大年夜的襄平城是很冷的,街道上有一些孩童在放著鞭炮,街道兩旁的店鋪也都掛上了紅燈籠,看著特彆的喜慶。楊競騎馬走在街道上,感覺特彆的心靜。去年的這個時候,自己還如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今年終於可以過個安穩年了。
很快,楊競走到了襄平城的西門肅清門,守城的士兵見有一隊人前來,急忙喝問,待楊競表明身份後,都來拜見楊競。
“兄弟們辛苦了”楊競讓士兵們免禮,“過年了,孤來看看兄弟們,兄弟們過年好啊”
“大王新年好,千歲!”這個時代的士兵哪裡見過這個啊,當即感動的不行。平時連低級軍官都對士兵非打即罵,更彆說高級將領了。當然了,在楊競的部隊裡,將領是不會隨意打罵戰士的,這是楊競定下的規矩。
“來來來,發紅包了”楊競讓人把紅包一一分給眾位士兵,隨即上了城牆,城牆上警戒的士兵也一一見禮。
“兄弟們一班崗多少時間啊?”楊競和煦的問著
“回殿下,一個時辰”守城的士兵立即單膝跪下行禮,說道。
楊競一把扶起這個士兵,順手接過守城士兵手裡的長槍,“這班崗孤替你站了,你下去吃飯”
“這個”士兵傻了,不知道該怎麼辦,看向守城的千戶,也是這個城門官銜最高的武將。守城的千戶叫宋升,也是神策軍的老人了。
這宋升十分的機靈,沒有看那個士兵,而是接過另一位士兵手中的長槍,“你也下去吃飯”,然後站在楊競身旁,和楊競一起站崗。
楊競滿意的看了宋升一眼,這小子是個人才,有眼力見。
一旁的秋華見狀,示意手下回城中,向朝中的幾位大佬送信,沒一會,吳晉等人就趕到了。
“臣等拜見大王”吳晉、曾泰、錢峰和趙石,還有王世安一起向楊競行禮。
“哈哈,長平你們也來了啊,大過年的,不在家裡好好過年,讓城牆上來乾嘛?”
“大王親自執矛宿衛,臣等慚愧”吳晉帶頭說道
“這有什麼?孤是遼地的王,保護遼地所有的百姓不是孤的責任嗎?正所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楊競無所謂的說。過節的時候,軍官替士兵們站崗,這是後世那支英雄的軍隊的傳統。楊競無法學習那支軍隊的靈魂,但是學習那支部隊的一些優良作風還是可以的。僅僅是學習那些優良作風,就讓楊競部隊戰鬥力提升了一大截。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曾泰反複低聲重複這句話,“大王有天子之像啊”
“老曾,你可省省吧,大王都說了,咱們的策略是苟在襄平,彆扯淡”敢這麼和曾泰說話的,就隻有吳晉了。
“既然你們都來了,都去,去崇文殿和宣武殿替文官們值一個時辰的班”楊競笑著就把這幾個重臣抓了壯丁,按照楊競定的規矩,各個部門一年365天、12個時辰都得有人值班。
“還有你老王,你去城外的神策軍騎兵旅營地去站崗”楊競把神策軍總兵王世安也安排了去處。
“末將領命”王世安行禮後,就準備出城了。走的時候,王世安給了秋華一個感激的眼色。按理說,秋華通知吳晉、曾泰、錢峰和趙石這幾個內定的內閣大臣是沒什麼的,但是沒有必要通知王世安。這是秋華念舊,通知了王世安。
楊競果然在城牆上站了一個時辰,然後回到了王宮的偏殿,自己的寢殿,這時已經是半夜了,再過半個時辰,就是新年了啊。
“殿下,吹了一夜的冷風,您燙燙腳就休息吧,明天還得大朝呢”秋華把楊競的腳擦乾淨,放進被子裡,旁邊的小宮女趕緊把洗腳盆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