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寬嚴相濟_苟在邊疆當藩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2章 寬嚴相濟(1 / 2)

“你們竟然拿出這樣的方案?”翌日,楊競又召集吳晉、趙石和柳峻議事,吳晉和趙石拿出的方案,楊競根本沒眼看。

方案規定:凡遼藩城鎮,必須使用石炭作為燃料;賣柴者禁止進入城中賣柴。官府定期檢查,不使用石炭的居民處罰。另外在農村逐步推廣使用石炭,分三年全覆蓋。另外,對石炭的購買、儲存等,也做了規定。

楊競看完,心裡就一個念頭:怕不是你倆也是穿越的吧?而是穿越前還是乾某個行業的?

“你倆是不是還準備禁止燒秸稈?”楊競放下方案,冷不丁的問

“禁止燒秸稈?誰沒事禁止那玩意乾嘛?殿下說笑了”趙石還沒看出火候,笑著說

“是你倆先和孤說笑的”楊競把方案往桌子上一扔,“不使用石炭的居民處罰?不準賣柴者進城?你們覺得這麼規定合理嗎?”

吳晉和趙石終於反應過來楊競生氣的點在哪裡了?原來是這兩條,可是殿下不是您說要大力推廣石炭的嗎?咱們這麼規定也是為了推廣石炭啊。不過這話也就隻敢在心裡說說,嘴上還是說:“請殿下示下”

“長平、鼎誠,你們記著,任何一項政策要想真正的推廣,靠的是符合實際、符合絕大數人的利益。如果不符合實際,那麼一項政策很難的推行下去”楊競歎了一口,“你們知道木柴多少錢一斤嗎?”

“這個”吳晉、趙石和柳峻都答不上來。不管怎麼說,吳晉和趙石都可以說是位極人臣了,柳峻也是巨富之家,他們又怎麼會關心木柴的價格呢?

“孤告訴你們吧,木柴的價格在100文100斤左右,也就是說,1塊銀元能買1000斤木柴”楊競又問了,“米多少錢一斤?”

“回殿下,正常年月,一塊銀元500斤米”這個趙石還是知道的,立即答了出來。

“這就是了,孤未就藩前,百姓連果腹都難,又怎麼會舍得用柴呢?畢竟2斤柴就是1斤米啊。燒一頓飯,至少得5斤柴吧?”楊競這話是沒錯的,古代的窮苦百姓連取暖都成問題。就以唐代為例吧,《賣炭翁》中說,“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問題是南山的森林資源幾乎被砍伐殆儘,到了唐代中期,長安城內的薪柴已經嚴重缺乏,代宗時期,木炭使黎乾就曾上書朝廷開槽渠從外地往長安調運薪柴。

達官顯貴用薪柴尚且困難,更何況平民百姓呢?

“所以,你們製定方案的時候,根本不用提強製措施。這樣會引起百姓的反感,還會給彆有用心之人提供話柄”楊競指出了這個方案的一大問題。

“請殿下賜教”吳晉和趙石一看,這是殿下又想教自己治國理政的方法了,一個個的都端坐了身子。說來也奇怪,殿下這個十七八歲的少年,怎麼對人情世故、行政管理這麼擅長呢?吳晉和趙石隻能把這歸結於殿下是天家子孫的原因。

“柳郎中,你估計每1000斤石炭的開采成本為多少?”楊競沒有急著修改吳晉他們的方案,反而是先問了煤的開采成本。

“殿下,您提供的石炭礦特點,都是淺層埋藏的大礦,也就是說,向地下挖開就能獲得石炭。雖然還有後續工藝,但綜合的開采成本,每千斤不會超過10文錢。”柳峻立即回答到。

“但是殿下,有運輸成本”柳峻的話還沒有說完,“運送石炭,每千斤100裡,需要耗費10文,以撫順縣的石炭礦為例,撫順縣距離遼東郡的郡城鐵山縣900裡,每1000斤石炭運到鐵山縣,加上開采成本,就是100文。襄平城距離撫順縣200裡,每1000斤石炭運到襄平城,加上開采成本,就是30文”柳峻不愧是商賈世家,對各項經商事宜簡直爛熟於心。

“殿下,那這石炭即使在遼東郡的價格,也是薪柴的價格的十分之一啊”趙石驚訝的說。

“這回知道孤為什麼要大力開采石炭了吧?”楊競笑著說,“而且你還每考慮耐燒程度,1斤石炭相當於3斤薪柴,也就是說燒一頓飯原來需要3斤薪柴,現在僅僅需要1斤石炭就可以了”

“殿下真是全遼藩百姓之福啊,竟然把燃料的成本降低到了三十分之一”吳晉感歎道。

“彆給孤下套哈”楊競大笑,“柳郎中,石炭的定價是每1000斤,500文。遼藩各地都是一個價格,襄平城是500文,鐵山縣也是500文”


最新小说: 全員讀心:惡毒後媽她算命去了 快穿:炮灰她努力上進不摻和劇情 獨寵陰鬱小奶狗 嬌氣包在七零:冷麵大佬他逼婚不講理 廢土:非酋她今天交房租了嗎? 青劍宗修行紀事 盛唐:劉建軍今天要乾嘛 重生虐哭渣男家蘇知青你馬甲掉了 追星少女婚姻實錄 始皇家養小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