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平衡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種實現方式就是岸上有若乾勢力,而我的目標是不讓其中任何一方獨大,誰有獨大趨勢我就聯合他的主要競爭者去打壓他。十八十九世紀英國就是采用這種政策,反複和歐洲大陸各種強權結盟,打壓其他強權,就是這種思想。
第二種離岸平衡的模式,就是不過多的摻和岸上的事情,我和岸上的所有勢力都願意搞好關係,我對誰都不敵對,隻要你不惡意對待我就不傷害你。就算你傷害了我,我在適當報複之後,如果感覺我們可以正確理解對方的核心利益以及可以開發未來的共同利益,我依然願意和你合作。
“這麼說,你們就明白了離岸平衡是什麼意思了吧?”楊競化身教師,兵部大堂就是教室,給吳晉、錢峰、趙石、張元、江水、秋華、張雷等一眾大臣上課。
接到從百濟來信的楊競,放棄了找嚴蕊進行原始交流的想法,命令李德全召集遼藩從三品以上的高官到兵部大堂去,楊競就在兵部大堂的沙盤前,開始給自己手下的高級官員上課,講解鬥爭的藝術。
“殿下的意思是說,咱們要扶持一方和另一方鬥?”吳晉不愧是學霸,化身課代表一樣,開始回答楊競的問題了。
“長平說得沒錯”楊競滿意的點點頭,“江水,你去介紹一下高句麗半島的情況”
“臣遵旨”大理寺卿,軍情司主事江水來到了兵部大堂掛著的大梁周邊輿圖前,“殿下、各位大人,高句麗半島南北長3000裡,東西寬400裡,總體是個長方形。北部隔著霸江與我們遼藩接壤,南側隔著海峽與倭寇相望,東西兩側都是大海。”
江水先是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高句麗半島的地理情況,然後接著說道,“高句麗半島上主要有兩股勢力,北側就是咱們的宿敵,高句麗國,人口350萬,按照軍情司的最新情報,最新的兵力總數25萬,已經占據了高句麗半島五分之四的麵積;南側的是百濟國,現剩人口60萬人,有兵3萬人,不過據宋武侍郎的信息,百濟又擴軍了25萬人”
“這百濟國原來有人口100餘萬,城市30餘座,自從去年高句麗國突然大舉進攻百濟以來,百濟丟城失地,目前僅僅剩餘王城、歸漢城、元山港等三座較大的城池和5個小的縣城,國土損失大半,好在百濟王室在撤退時,還儘可能的攜帶百姓南撤,目前百濟還還保留著60萬左右的百姓”秋華見江水介紹完地理和軍事情況,她接著介紹政治情況了。
“像這種情況,咱們應該怎麼辦?”楊競見兩個情報主管都說完後,開始提問了。
“殿下,此種情況,臣以為似乎應該加強一下遼東邊軍的實力,強化霸江一線的防線,確保我遼藩的安全”兵部右侍郎張雷出班說道
“張侍郎說的有理,但臣以為,除了加強霸江防線以外,似乎更應該運用殿下您講的離岸平衡的第一手情況,支持百濟,防止高句麗國在高句麗半島一家獨大”吳晉在張雷說完,他也發言了。其實他本來不想這麼早發言的,但是張雷是兵部的右侍郎,自己是兵部的尚書,所以他必須糾正偏差。
其實這也是楊競的意思,楊競想通過眼前高句麗和百濟的這個實例,培養大臣們的戰略眼光和操盤能力。
“剛剛孤已經命人快馬去通知北上的艦隊,讓艦隊把60萬兩白銀直接卸在鐵山縣,從鐵山縣的武備庫再拉5000套步兵裝備和10門神威將軍炮,運往百濟,扶植百濟對抗高句麗國”
“殿下,咱們為何不直接出兵,攻打高句麗國呢?這樣一來,和百濟南北夾擊,沒準能徹底滅了高句麗國”張雷又問道
“因為咱們還消化不了高句麗半島,所以咱們隻能扶持百濟和高句麗對抗,而不是讓高句麗一統半島。但是呢,也不能讓百濟做大,不管半島上的兩方誰占優勢,咱們就支持弱勢的那一方,這就是離岸平衡”楊競接著告訴張雷的話,也告訴了所有大臣的想法。
“孤決定月底不再大規模接收流民,但是還是會在暗中和晉王府走私,如果趙王、魏王等與我們相近的藩王,也願意和我們貿易的話,咱們遼藩也同意,這是第二種離岸平衡方式”楊競索性把對大梁內部各項勢力的對策也安排了。
由於楊競詳細的講解,群臣都明白了楊競對外的思路,雖然楊競決定苟在遼藩,不再主動對外用兵了,但是基本的離岸平衡還是要搞的。當晚楊競君臣又在兵部商討了許久,基本上確定了未來三年,遼藩對外的總體政策。
當晚聊得興起,楊競直接就在兵部大堂賜宴,賞賜了大臣們一頓宵夜,“李德全,吩咐廚房,準備四道菜,炙牛肉、拌豬耳、山參燉雞、炒青菜,每人一瓶梨花白,孤要和眾卿儘興”
賜宴都是分餐製,李德全迅速安排人在每人麵前放置了小一些的桌案,禦廚房也快速的準備好了酒菜,楊競和群臣度過了一個非常嗨的夜晚。這才是楊競想要的生活,苟在襄平和自己的手下玩樂不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