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上元節,由於寒冷的天氣,民眾也減少了外出。楊競更是懶得出去,連襄平城都沒回,隻是委托吳晉去天書觀和英烈祠,代表遼藩給神明和烈士敬了一炷香;又委托楊秀寧去孝陵,代表王府給李如嫣敬了一炷香。他自己則是繼續待著柳河行宮。
“殿下,這是朝廷來的征調糧食的公文,這是繼續征調200萬斤”趙石又來柳河行宮了,還帶來了朝廷的公文。
“按照朝廷的要求撥付”楊競都沒接那道公文,直接下了命令。
“殿下,這樣一來,朝廷嘗到了甜頭,會不斷的增加從遼藩調集物資的數量,這不是長久之計啊”趙石為難的說。遼藩存糧在3億斤以上,倒是不缺這200萬斤糧食,但是趙石擔心一而再再而三。
“無妨,鼎誠你剛才不是說了,齊藩和遼藩各出200萬斤嗎?”楊競笑著問
“是的殿下,這次共計籌集糧食1000萬斤,朝廷戶部出500萬斤,燕藩100萬斤、齊藩200萬斤、遼藩200萬斤”趙石有些無奈的說道,“幾個月前,咱們已經讚助朝廷250萬斤糧食了”
“複信朝廷,這次遼藩一樣出250萬斤”楊競不顧趙石奇怪的表情,反而問了一個奇怪的問題,“鼎誠你說,是齊藩有錢還是咱們遼藩有錢?”
“回殿下,齊藩雖然有鹽海之利,但說實話,還是咱們遼藩有錢。”趙石肯定的說。齊藩有錢那是大戶有錢,齊王口袋裡的錢並不多,但是楊競斂財有道,收商業稅、收關稅、軍火貿易、開墾良田,可以說楊競應該是大梁最富裕的親王了。
“那不就得了,朝廷不會放過咱們遼藩的,更不會放過齊藩。你說一旦齊王不堪忍受朝廷的盤剝,會發生什麼?”楊競循循善誘的問道
“齊王會反抗朝廷?”趙石有些不可思議的問,“這不能吧?齊王沒那麼大的膽子啊”
“這親王就沒有膽子小的”楊競一笑,“孤問你,這糧食咱們遼藩庫房裡有的是,朝廷需要,直接劃撥就是了。但是齊藩呢?齊藩的庫房裡可沒有這麼多的糧食?齊王怎麼籌備?”
“向百姓和大戶攤派?”趙石猶豫的說
“就是攤派,這有什麼好猶豫的”楊競笑道,“慢慢的,齊地的大戶和百姓不堪朝廷的剝削,就會倒逼齊王起事;一旦齊王起事,咱們的機會就來了”
“再說了,不就250萬斤糧食麼?就當答兌要飯的了”楊競冷笑的說。
“殿下英明,臣這就安排調撥”趙石佩服的說,他對楊競的戰略眼光是真的服氣。
“鼎誠,你去告訴長平,讓他以王府的名義向朝廷行文,稟告朝廷孤和青陽定親了,準備立吳青陽為遼王妃,然後再說孤同意朝廷調撥250萬斤糧食。後續孤會以青陽的名義,再調100萬斤糧食給朝廷”楊競笑著說,他知道,他想立吳青陽為遼王妃,朝廷肯定反對,為了讓吳青陽的名字列入玉蝶,楊競決定拿糧食為誘餌。
“臣明白,臣即行知會長平大人”趙石略帶羨慕的說,他何嘗不知道,這遼王妃就是掛名吳晉他們家啊,這吳晉白撿個皇親國戚。
“記住,這段時間,要苟起來,學會和朝廷的虛與委蛇,爭取迷惑朝廷,讓朝廷先對其他藩王動手。哪怕多付出些物資也可以,要有戰略定力”楊競笑著說、
其實戰略定力這東西吧,你說深謀遠慮也行,你說窩窩囊囊也行,就看個人怎麼理解了。楊競在柳河行宮休息了這麼久,總算是把思路捋順了,前一段時間,他有些膨脹了,覺得自己有實力一爭天下了,現在冷靜下來,發現自己的力量並沒有對其他勢力形成決定性的優勢。
“殿下,您所說的戰略定力是不是穩定發展、以待天時?”趙石聽見這個新詞,笑著說。
“天下那麼大,跑不了。長安城就在那裡,也跑不了。彆著急,目光長遠點”楊競還是那一身道袍、腳踏十方鞋,走到謹身殿門前,望著殿外紛飛的白雪說道。
“臣明白,臣也將您的意思,傳達給內閣及六部”趙石跟在楊競身後,恭敬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