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聽完宋護的話,楊競有些感慨的說道。
兩個多月前,楊競就和內閣談論地方官府辦公經費及財權事權的問題。現在遼藩的財經製度是,所有的稅收上繳遼藩戶部,戶部在按照預算撥給各郡,收支兩條線。
而經過討論,楊競和內閣決定,決定從明年正月初一開始,實行分稅製改革。也就是1成的農業稅,商稅的2成歸地方官府府自由支配。
同時楊競對內閣和地方官府的事權也進行了明確:“官員的工資、緊急救災的資金,戶部出。各地官府的日常運轉、部分百姓的救濟、城池內部的修建等事宜均由地方官府負責;各地城牆的修繕、官道的修建均由各地官府負責,其中官道的修建戶部配套一半資金。驛站的維護資金戶部出、兵部列支;教師的工資戶部出,禮部列支”
本來楊競打算明年再指導各地方成立公辦作坊的,沒想到這宋護竟然也想到這裡了,並且走在了前麵。想到這,楊競對跟上來的張妍說道,“通政司傳令吏部,平江縣令宋護升任遼東郡正六品法曹,兼任平江縣令”。
“臣領旨”張妍有些羨慕的看了一眼宋護,然後立即答道。
“臣謝殿下聖恩”宋護立即跪倒在地,行了大禮。本來他都做好被楊競申飭、貶官的準備了,沒想到殿下竟然還給他升了官。
“好好乾”楊競笑著鼓勵了宋護一句,就往大帳走去。
“殿下”宋護叫住楊競,有些欲言又止的說道。
“宋卿還有事情?”楊競有些奇道,難道這個七品小官,哦不,現在是六品了,還要給自己什麼驚喜不成?
“是這樣的殿下,臣收羅了一批對高句麗地形熟悉的邊民,特彆是對高句麗在霸江和清川江之間的地形極為熟悉,想獻給殿下,充作軍用”宋護恭恭敬敬的說道。“且這些邊民熟知當地的風土人情,不知道是否對殿下有所幫助”
“有心了”楊競笑道,“交給軍情司就行”
楊競回到了自己的大帳,辦了把椅子坐在了輿圖前,開始仔細的看著高句麗的地形,江水、張勇、柳依、馬勇、張妍等人站在楊競的身後。
“江水,撒出去人手,摸清霸江到清川江高句麗的兵力部署、配置,利用好平江縣令宋護給你的那些邊民,同時聯係上蘇烈,讓他做好誘敵的準備”楊競頭也不回,又開始安排上了工作。
“柳依,調集政保司的人手,根據你們已經掌握的情報,還有平江縣給你們提供的信息,對平江縣高句麗的細作進行收網並嚴加審訊,如果能利用其向高句麗傳遞假情報,進行誘敵就更好了”
“張勇,傳令駐紮在錦州縣的20個簡編旅5000人和駐紮在龍江郡的20個簡編旅5000人快速向平江縣集結,20日務必趕到,孤想讓他們以戰代訓”
“張妍,傳令內閣,按照5萬人的標準,做好後勤保障工作”楊競琢磨著,遼東邊軍25萬人,神策軍1萬人,羽林衛1萬人,簡編旅共計1萬人,正好5萬人。
眾人紛紛領命,知道楊競這是可能想趁機給高句麗來個大的了,氣氛一下就緊張了起來。平江縣距離襄平城管道是500裡,按照400裡加急的速度,不到一天半,楊競的各項指令就傳到了遼藩內閣。
東閣大學士、戶部尚書趙石都快瘋了,拿著楊競的命令,欲哭無淚的對著吳晉說道,“首輔大人,這殿下是要乾嘛啊?還有不到兩個月就結婚了,怎麼突然想起來對高句麗開戰了?”
吳晉也歎氣,撮著牙花子說道,“殿下這肯定是發現什麼戰機了。主要是現在國庫沒什麼錢了啊,殿下的內庫也剩下了不到60萬銀元,這不夠戰爭開支啊”
楊競的內庫原有500萬銀元,借給戶部100萬,彩禮120,賞賜百姓240萬,現在就剩下40萬銀元了,根本不夠支撐5萬大軍的發動一場戰役級彆的軍事行動啊。
“兩位,我覺得,還是得按照殿下的旨意辦,先把糧草軍需之類的物資往前線運輸,同時建立兵站。至於說銀子不夠的問題,再向殿下請示一下如何處置”錢峰此時也已經返回了襄平城,見吳晉和趙石都發表了意見,也把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
“也好,就按照正德的意見辦”吳晉是首輔,自然得由他拍板,“先按照2個月的準備,往前線調集糧草。這件事情,戶部負責”
“另外,按照5000人的標準,往前線調集炮彈和軍械,以備替換,這件事情,工部和兵部負責。”
“還有,調集100名郎中,組建前線醫館,負責救治傷員這件事情,我親自和未來的遼王妃說”吳晉從糧草、軍械、醫療等各方麵進行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