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競小的時候,在姥姥家長大。小時候的楊競最愛乾的事情,就是冬天把幾床被子摞起來,形成一個小小的空間,姥姥家養了一隻肥肥的貓,楊競就帶著這個貓一起躲在被子搭建起來的小窩裡,既溫暖又好有安全感。
現在的車廂就有楊競小時候的感覺,外麵的冰天雪地的寒冬,楊競在一圈溫暖的被子裡呆著,隻不過楊競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了那隻叫做小眯的貓,隻有一個才貌雙全的女探花郎陪著。
“張卿,你覺得朝廷上各個機構運行的如何?”楊競還不想睡覺,就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和張妍聊天。
“大王,臣不敢擅自議論朝政”張妍嚇壞了,立即就從跪坐姿勢改成了標準的跪姿。在這個封建社會,臣子怎麼敢擅自評論朝政?
楊競一愣,隨即苦笑道,“你彆緊張,隨便聊天而已。還有,你彆跪坐了,不難受嗎?像本王這樣依著多好”
張妍一直保持了臣子的禮節,也就是跪坐的姿態,聽見楊競這麼說,先是說了句“謝謝大王”,然後才規規矩矩的坐下,沒敢依著。
“說說,這套機製運行的怎麼樣?”楊競笑著問。
“回大王,臣出仕時間不長,但依舊感覺咱們大遼的朝廷運轉效率很高,各部門配合高效,人員也是精簡”張妍真心實意的說。
大梁實行的三省六部製度,三省就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就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這樣做的好處是三省負責決策和審核,六部負責執行,相對來說行政公平性好很多。
楊競的大遼現在實行的內閣製度,就是內閣統領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個內閣大學士分管兩個部,這樣做的好處是方便楊競集權,且行政效率更高。
所以說張妍說的人員精簡、配合高效可不是拍馬屁,是單純的事實。
“你呀,還是曆練的少”楊競笑道,“本王問你,像這次推行種植棉花的事情,按理說戶部處理就行了,但是後續的收購、紡織、售賣,僅僅靠戶部的14個司能做好嗎?還是得成立專業機構,最主要的是行政部門也不好直接做生意”
“所以大王就準備成立大遼紡織公司?”張妍很是聰明,一下子就知道楊競想要說什麼了。
“是啊,不知道張卿你注意沒有,這一路上咱們還是遇見過幾個百姓,還有一些驛卒的”楊競有些感慨的說道,“彆說百姓了,就是吃官飯的驛卒,身上的衣服也極為單薄”
“這也是本王想要推行種植棉花的原因,大遼地大物博,咱們完全可以發動百姓,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冷了就挖石炭,餓了就種糧食,冷了就織布製衣。山海關一關,咱們在這裡過小日子多好”
現在遼藩的總人口已經快要接近300萬人了,雖然還沒有達到大梁的十分之一,但是楊競也覺得自保是夠用了。幾百萬人在這方圓幾千裡的土地上安居樂業,不比入關爭奪天下香?
“所以本王想著,回去以後,要對咱們大遼的一些機構進行改革,側重設置一些發展經濟的部門,成立一些事關民生的公司,來為建設咱們這個世外桃源做保障”
楊競有些憧憬的說著,他雖然對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太多的感情,但是也不願意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士兵,為了自己無畏的帝王們,去無辜的犧牲,守住山海關就行了。
正在陷入美好憧憬的楊競,沒有注意到張妍看著自己的眼光是光彩連連。張妍對楊競真的是心悅誠服,大王無論文治還是武功都是達到了頂峰,最主要的是還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
“大王仁心,臣佩服”張妍現在就是一個想法,找個機會讓大王給自己外放為官吧。再這樣下去,彆說大王對自己有想法了,自己該對大王有想法了。
“張卿,你的臉色怎麼這麼紅?”楊競抬頭看向張妍,有些奇怪的問道,“可是有些凍到了?”
“臣無妨,感謝大王關懷”張妍趕緊說道,同時心裡暗罵自己胡思亂想。
“沒事就好”楊競也沒想彆的,“孤說,你先記在心裡,等返回襄平城,你在形成具體的改革方案”
“大王想到哪裡就講到哪裡就是,臣記著”張妍能高中探花,自然記憶力是非常不錯的,所以自信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