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風的辦事容易,建章立製卻是很難。楊競在遼藩做的事,就是通過製度優化,一步步的建立起各項產業,培養足夠多的產業利益獲得者,這些獲得者,反過來會變相維持這些製度,更會維護這些製度的製定者和保護者楊競。
而且一個政權想要長久,就一定得把經濟建設搞好,這是人性的要求。遼藩百姓讀書免費有補貼、基礎醫療免費、燃料有補貼價格,農業稅不斷降低,豐富的就業崗位,遼藩百姓現在的生活水平,在整個大梁都是最高的。
遼藩的吏治,也是最為清明的。楊競建立了三法司製度和監察禦史、大理寺分司流官等製度,偵查權、檢察權和審判權分設,不敢說一點冤案沒有,但司法也是相對公正。
而隨著遼藩六大國有公司的成立,遼藩很多的經濟行為就成了市場行為。市場行為有著固有的缺陷性,但也有靈活性。缺陷性就不說了,靈活性就是可以天南地北的招募人手。
漸漸的,到遼藩工作和生活成了很多關內百姓的第一選擇,特彆是距離遼藩比較近的幽州和兗州,每天都有百姓不斷的逃到遼藩去工作和生活,比遼軍邊軍直接掠奪來的都快。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麵不寒楊柳風。久違的春天終於來了,襄平城也是滿城的梨花綻放。幾年前,楊競下令擴建襄平城的時候,就在襄平城的大街小巷道路兩側遍植梨樹,幾年來,梨樹也長成了,一到春季,便是滿城的梨花飄香。
“這梨樹叫南國梨樹,不僅僅是開花雪白清香,到了秋天,結出的果實也是十分的甜美”楊競這天來了興致,帶著吳晉和柳依出王府西門,在衍水大街散步,指著路邊的盛開的梨花說道。
“少爺高瞻遠矚,在建城之初就安排工部種了這些南國梨樹,現在看來,倒是花香四溢、碩果累累了”吳晉在一旁笑著說。吳晉是個很有情懷的人,又是進士出身,看此美景,也對楊競的先見之明表示佩服。
“燕藩那邊怎麼樣了?李奇動手了嗎?”楊競看了看四周左右無人,便問跟在身邊的柳依。
“回少爺的話,具體的軍情情況軍情司掌握的最為清楚,但是政保司了解到,大梁朝廷的英國公李奇並沒有動手,還在積累糧草等物資”柳依小聲的說道。
十幾萬大軍的行動,糧草後援是關鍵,好在幽州的士族已經向永安帝表達了投效,所以主動負擔了一半的糧草,剩下的糧草,就需要長安方麵調撥了。
“李奇是個知兵的”楊競笑道,“和燕藩的官員接觸的怎麼樣?有願意投靠我們的嗎?”
“回殿下,燕藩的官員大多出身幽州的世族,他們似乎更傾向投靠永安帝,據傳來的情報,永安帝表示對這些官員既往不咎,仍任原職”柳依有些尷尬的說。
可能是怕楊競不高興,又緊接著說道,“不過幽州刺史秦霄、參政孫邈、彆駕張洵、治中高瀚,都表示願意投靠大王,甚至他們已經通過四海銀行的渠道,把家產和家人都轉移到咱們大遼了”
楊競點頭,“這幾個人本少爺知道,那個秦霄一次性就存了100萬銀元在四海銀行,當真是財大氣粗。你們政保司和敬中碰一下,他那邊需要幫忙的話,你們儘量幫忙”
柳依和餘成並沒有什麼過節,而且楊競也這麼說了,點頭答應了下來,“少爺,南鄭侯魏遠倒是主動接觸了政保司,隱約表達了歸順大王的意思”
“哈,他女兒不是新的燕王後嗎?他這個正經的燕王國丈,竟然要投靠本王?”楊競有些不可思議的說。
當初南鄭侯魏遠投靠之所以燕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燕王娶了他的女兒魏淼為燕王後麼,他自己則當上國丈,現在怎麼又要投靠楊競了?
“這南鄭侯當真是厚顏無恥,三姓家奴”吳晉這個很重視氣節,見南鄭侯如此行徑,忍不住罵了一句。
“哈哈,長平不必如此,這才是常態啊”楊競笑著勸吳晉一句,“如果他能帶點兵過來,倒也不是不行。光杆司令來就不必了,咱們大遼不養閒人”
“少爺,南鄭侯帶來的兵,怎麼也不敢用啊,誰知道是不是包藏禍心?”吳晉說道,“彆到時再引起不必要的內亂”
遼軍現在的紀律性非常好,楊競治軍甚嚴,什麼奸淫擄掠、欺壓良善、殺良冒功這些事,遼軍士兵犯了就是死。但是楊競的軍餉給的足,賞賜給的厚,所以遼軍士兵的忠誠度很高。吳晉擔心,一旦遼軍中混入了燕軍的部隊,到時候敗壞了遼軍的風氣,那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