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往山海關的馬車上,楊競在看何知遠報的刺殺燕王楊棣的具體經過的奏折。看完何知遠的奏折,楊競就一個感覺,在有組織、精心的策劃下,刺殺親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也應該加強自己的護衛了。特彆是看到何知遠寫到燕王楊棣被一支長箭釘在地上的時候,楊競也感覺自己渾身不自在。
其實前段時間,楊競已經采取了措施。他把羽林衛中父母是戰死的士兵挑選出來,又在全遼藩的範圍內,選了一批同樣是父母戰死的孤兒,編成了新羽林衛,新羽林衛才1000人,具體負責楊競的安保工作。
楊競給出了待遇是,這些新的1000人羽林衛全部授予正九品武職,號稱羽林郎。每個月軍餉5塊塊銀元,年俸60塊銀元,這福利待遇都比文官七品高了。由於這些孤兒父母已經都戰死了,這些年又是楊競出錢對他們進行了撫養,現在楊競給的待遇又十分高,所以這些十五六歲的孤兒對楊競的是忠心耿耿。
剩下的4000多羽林衛和長林軍合並,又補充了些精銳,長林軍達到了1萬人。現在楊競身邊有兩支重騎兵,一支是神策軍兩個騎兵旅1萬人,一支是長林軍1萬人。
其實楊競把羽林衛和長林軍合並,本來也是掌控軍權的一種方式,羽林衛的士兵和軍官對楊競大都忠心耿耿,和長林軍合並後,長林軍雖然還是由魏國公徐遠統領,但是各級軍官大部分都是原羽林衛出身了,對楊競的忠誠有了更多的保障。
現在楊競前往山海關,身邊就是新的羽林衛護衛。明麵上,大家都尊稱這些士兵為羽林郎,實際上都叫他們羽林孤兒。楊競這次去山海關,除了帶了1000羽林郎,1萬神策軍重騎兵也隨楊競一同前往山海關。
解決完身邊的安全隱患問題,楊競就開始思考這次晉、齊、遼三家圍攻大梁朝廷在河北的22萬大軍的事情了。由於現在各方隻是達成了初步的協議,隻是約定各出兵8萬人,並沒有協同指揮機製,所以楊競就在想,他應該出動哪支部隊進行入關作戰。
山海關目前有6萬大軍,分彆是遼中邊軍3萬人和遼西邊軍3萬人,現在楊競又帶了1萬的神策軍重騎兵,楊秀寧也命令自己的3000鳳凰衛重騎兵在10日內趕到山海關。也就是說,楊競現在在山海關擁有63萬兵力。即使傾巢出動,也達不到出兵8萬人的數量。
楊秀寧現在是皇家軍事學院二年級的學生了,成績一直是全學院的第一,加上她本身高貴的身份,傲人的外表,簡直成了皇家軍事學院女神一樣的存在。不過楊秀寧對同學們都不假辭色,就是願意糾纏了楊競。這次楊競親自去山海關坐鎮,調度圍攻大梁朝廷大軍的事宜,楊秀寧也賴著跟了上來,還把自己的親衛鳳凰衛從樂浪郡調了回來。
“宋武,本王總覺得63萬兵有些單薄,你琢磨一下,要不要把常何的遼南邊軍3萬人調來”行走至盤山驛,楊競一行在盤山驛過夜,楊競在王帳中對著隨行的兵部尚書宋武說道。
曾泰已經先行一步前往山海關了,現在隨行的就是內閣大學士錢峰、工部尚書徐文、兵部尚書宋武,大理寺卿、軍情司主事江水、政保司主事柳依,還有通政司的員外郎張妍。
“大王,實際上來說,咱們遼軍的戰鬥力是要高於晉軍和齊軍的,多了臣不敢說,至少高三成還是有的。也就是說,咱們出動5萬大軍,基本上就相當於晉軍和齊軍的8萬大軍了”宋武恭恭敬敬的說道。
“這個,貌似你說的也有道理啊”楊競摸了摸下巴,“如果出兵5萬,咱們出哪5萬人?”
“回殿下,臣以為出動遼西邊軍3萬人配屬遼中邊軍騎兵旅5000人,這就是35萬人了。神策軍加鳳凰衛13萬重騎兵,總共48萬人為宜”宋武立即把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這48萬人,計有重騎兵13萬人、輕騎兵1萬人,步兵2萬人,炮兵5000人,這個配置,至少能吸引大梁朝廷官軍10萬人以上,咱們大遼儘到了義務”
“大王,宋尚書所言不錯。臣以為,遼南邊軍還是不要動的好,畢竟咱們下一階段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平定高句麗。遼南邊軍還是部署在霸江一線比較好”錢峰說話了,“其實,臣以為,咱們這次最好以拖住大梁官軍為主,不搞剿滅戰。這麼做的好處就是可以極大的降低傷亡”
“另外,咱們這次不要土地,所以也沒有必要承擔傷亡最為慘重的圍殲戰,隻要咱們能拖住大梁官軍三分之一的力量,就算是完成了任務。而且退一萬步說,咱們即使這次沒有全殲大梁22萬官軍,哪怕是重創這22萬大軍,這個結果對於咱們遼藩也未必不能接受。”
錢峰這就是從政治上考量問題了,畢竟殲滅這股大梁官軍收益最大的晉藩和齊藩,雖然遼藩也出兵了,但是沒有必要為了晉藩和齊藩拚儘全力。況且楊競也曾表示,不會要幽州八郡的土地,所以錢峰更覺得沒有必要把遼藩太多的主力壓在這裡了。
“正德說的不錯”楊競點點頭,采納了錢峰的意見,“這次就不調動遼南邊軍了。主力就是遼西邊軍加遼中邊軍騎兵旅,神策軍和鳳凰衛也參戰”
隨後楊競又和錢峰、宋武等人商量了一些細節,直到深夜,楊競才讓他們散去。楊競剛想休息,大內侍衛統領、羽林衛指揮使劉林進來稟告,“大王,鳳凰公主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