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好百濟的相關事宜以後,楊競君臣又議了幾件事,眼看著就到午夜了。“都彆走了,本王賞你們一頓酒”楊競大度的說道。
“臣等謝大王”群臣聽見楊競的話是頗為興奮,自從上次楊競和內閣鬨彆扭、“離家出走”以後,群臣很是擔心楊競找後賬,剛才群臣攛掇楊競楊競迎娶百濟女王,本身就是一種試探。現在楊競又準備賜宴了,說明楊競是真的不再生大臣們的氣了,大臣們一直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
菜都是現成的涼菜:鹵鹿肉、醉蝦、鹽焗花生和生拌黃瓜,楊競的賜宴總是這麼樸實無華。不過酒倒是很好,五年的梨花白,很快,酒菜就上齊了。
“諸位,本王有幾句話要說”楊競見酒菜上齊了,直接端起酒杯,開口了。
“請大王賜教”群臣也都站起來,端起了酒杯。
“都坐”楊競壓了壓手,“怎麼說呢,這遼藩是本王的,也是你們的。誠然,遼藩發展好了,本王是最大的獲益者,可是你們,也是獲益者啊。所以,諸位實心用事,把遼藩當成自己的家來建設”
楊競這算是推心置腹了,直接把前一陣的事情攤開了說,楊競在本心上,還是很希望和群臣們好好相處的,沒有極其特殊的情況下,楊競也不想殺任何一個大臣。
“臣等領旨,總是臣等侍君不成,讓大王煩憂了”吳晉帶著眾臣跪下說道。
“都起來了吧”楊競笑道,“過去的事情就不提了,還是那句話:牢騷太勝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啊”
楊競說完,就將杯中酒一飲而儘,眾臣起身後,也是將杯中酒一飲而儘。
“第二杯酒呢,孤也要檢討一下自己”楊競端起宮女剛剛倒滿的酒,接著說道。群臣一聽楊競這麼說,趕緊又都跪下了。
“本王性子執拗,很多事情一旦認準了,就會堅決執行。不管執行的結果是好是壞,但本王的初心總是好的,總是為這幾百萬百姓好。如果本王真的做錯了什麼,你們也多包涵”楊競說完,不等群臣說話,直接將杯中酒一飲而儘。
“大王”群臣直接哭出聲來。像楊競這麼平易近人的君主不多了,哪個親王不是性格古怪啊,對手下的臣子也是視為家奴,怎麼可能自己做檢討?君主的話都是對的,金口玉言說的不就是這個事情嗎?
而且平心而論,大王真的做的不錯了,才20出頭的年紀,文治武功簡直前無古人,估計後麵也不可能有什麼來者了。況且大王對待這些臣子是真的不錯,俸祿高、升官快,能聽得進去諫言,自己還有什麼不滿足呢?
而且這些年,大王幾乎沒怎麼殺過官員,即使殺了周明,那也是給了周明無數次機會,是周明自己不珍惜而已,真要是說挑毛病,還真挑不出大王什麼毛病?
“都彆哭了,喝酒”楊競笑道。眾臣聽楊競這麼說,也紛紛將杯中酒一飲而儘。
“第三句話呢,就是本王也知道,諸卿都是列土封疆之才。這些年,孤隻分封了辛無忌為平東伯、王顯為承恩侯,不是孤不分封你們爵位,實在是遼藩太小了,封爵位不合適”
辛無忌是滅了奴真王庭,滅國之功不封個爵位不合適。王顯是因為是王珧的父親,所以加封了一下承恩侯。楊競雖然是遼王,但是也隻是個親王,按理說,親王都沒有封爵位的權力。封爵位的隻能是皇帝。
“這次攻打高句麗,也是為你們著想。一旦拿下高句麗和百濟,咱們遼藩方圓五千裡,人口八百萬,也就具備了帝國的基礎。本王自然要考慮給你們封爵位了”
楊競的這話已經很明顯了,就是準備打下高句麗半島以後,就稱帝了。一旦楊競稱帝,那麼在座的諸位大臣,很多都可以封爵位了,皇帝封爵,天經地義。諸位大臣也就成了開國功臣了。
其實楊競說的其實也有道理,剛到襄平的時候,就十多萬人口,要是封這個國公、那個侯的,那不是個笑話嗎?所以楊競就準備打下高句麗半島以後,地盤大了,再給諸位官員分封爵位。
這就是陽謀了,楊競相當於給諸位大臣畫了一個大餅,隻要你們好好乾,打下高句麗半島以後,各位大臣都有好處,都可以獲得可以傳家的爵位,這個光宗耀主的事情,是大臣們蒙昧以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