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浩宇跑去媽媽身邊吃飯,周安東端著飯碗來到李祥輝和段春生身邊坐下。
“大姑父,李方和李圓哪天到?”
李祥輝有兩個閨女,是雙胞胎,老大叫李方,老二叫李圓,比周安東小兩歲。
二十二歲的時候,同時嫁到馳峰市,嫁給了一對堂兄弟。
說起李祥輝兩個閨女,就不得不提起李家老爺子,李民普。
李民普在李祥輝三歲,弟弟還沒滿月的時候,離家出走不知所蹤。
李祥輝母親含辛茹苦,又當爹又當媽的,把兩兄弟養大。
就在李祥輝和周秀芳結婚的時候,一個遠方而來的親戚,透露了一個消息。
李民普在馳峰市一個道觀裡當道士,他也是無意中認出來的,而且已經是一年前的事情,不知道還在不在。
這麼多年,李祥輝的記憶中,對自己那個爹沒有了一點印象,更不說他弟弟了。
但他母親守了半輩子活寡,吃了那麼多苦,李祥輝對這個爹是充滿怨恨的。
所以,婚後的第二天,李祥輝兄弟倆就踏上了去馳峰市的火車。
不管李民普還在不在那個道觀了,他都得去看看,想要問個明白。
為什麼拋下他們母子三人,自己跑到道觀當了道士。
在那個道觀,兄弟兩個確實找到了失蹤二十多年父親。
也不知道父子三人談了什麼,反正李祥輝兄弟倆很平靜。
當周秀芳生了雙胞胎女兒的時候,李民普突然回來了。
看了看兩個孫女,並親自起了名字,老大叫李方,老二叫李圓。
方圓,以規矩為方圓則成,以尺寸量長短則得。方,是規矩、框架,是做人之本。圓,是圓融、老練,是處世之道。
無方,世界沒有了規矩,便無約束。無圓,世界負荷太重,將不能自理。李民普希望兩個孩子長大,為人處世,當方則方,該圓就圓。
但母親名字有個芳,孩子也有個方,是不是不太好。
但李民普說,方屬地,圓屬天,天圓地方。
地乃萬物之本源,草生其上,根得其度,華得其數,實得其量,生生不息。
方與芳乃相輔相成,人主貴之,藏以為室,剖以為符瑞,九德出焉。
這老家夥一通咧咧,誰也沒聽懂,但卻感覺很牛逼的樣子,所以就同意了。
然後李民普又跟二十來年沒見的媳婦聊了聊,至於聊了什麼,除了老太太,依然沒人知道。
反正老太太看起來精神很不錯,而李民普露了一麵之後,又翩然而去。
李民普再一次出現,是李方和李圓二十一歲那年,他回來是給兩個孫女做媒。
對方也姓李,是堂兄弟兩個,堂哥二十二,堂弟二十一。
李家老爺子是馳峰市退休高官,信奉道教,是道觀的居士。
兩人相交莫逆,有一次聊天,就提到了孫子孫女的婚姻大事。
李民普有兩個孫女,對方有兩個孫子,可謂是一拍即合。
至於門當戶對,在兩個老人眼裡,那都不是事兒。
但李祥輝不同意,自己就兩個閨女,嫁那麼遠,一年都不見得能回娘家一次,那怎麼行。
不過,對方的家庭卻讓他猶豫了,李民普還說,嫁過去之後,兩孩子都能安排工作。
就在李祥輝猶豫的時候,周秀芳拍了板兒,孩子初中畢業,連中專都沒考上。
李祥輝寵閨女,地裡有活兒都不讓閨女乾,可總不能一直在家裡待著呀。
畢竟倆孩子年紀都不小了,總是在家裡待著,鄉親們也笑話。
然後李祥輝就弄個小賣部,為的就是讓倆孩子有個事情做。
因為倆孩子長得好看,在村兒裡都有名,十七歲開始,就有人介紹對象。
李祥輝和周秀芳,可不想讓自己閨女這早就搞對象。
等過兩年,倆孩子十九了,李祥輝和周秀榮想著該搞對象了。
就托人介紹,但倆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一般人根本就看不上。
就這樣過了兩年,李祥輝和周秀芳開始愁了,二十一了還不搞對象咋整。
然後李民普回來了,李祥輝猶豫,但周秀芳可不猶豫,而且對方家庭那麼好,以後想找都找不到。
重要的是,就算咱同意了,人家未必能看上咱家閨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