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周安東的話,幾個人的眼神全都熱切了起來。
周安東笑著說道:“今天中午在食堂吃飯的時候,一名新員工問我,江小白職工樓什麼時候建。
我就想著,各分廠職工樓七八月份開工,既然這樣,江小白、旭日升、電子廠還有啤酒廠的職工樓,就一起建吧。”
幾個人精神一振,陳莉更是心裡嘀咕一句,這職工叫什麼名字,我私人獎勵他。
陳莉她們在原來單位屬於中層領導,住的條件跟普通職工比起來,相對好一點。
但這個年代,除了像石油二廠這樣的大廠,其他企業條件也就那樣,大多數都是筒子樓。
就連市委市政府的家屬區,除了主要領導。這個科長那個主任的,也是幾代人擠在空間不大的筒子樓裡。
沒看到程占軍調走之前,陳文奇來了,都得住在軍區宿舍,就是因為房子太緊張,真的是一個蘿卜一個坑。
陳莉也是如此,一家三口,跟公公婆婆還有二十五歲,沒有嫁出去的大齡小姑子,擠在不到六十平的筒子樓裡。
按理說,像陳莉這種中層乾部,不管好賴,肯定能分到房子的。但她沒趕上好時候,廠子有錢的時候,蓋的福利房該分的都都分了。
等她上來,廠子效益大不如前,就算是想蓋福利房也是有心無力。更何況1988年,就啟動了第一次房改,雖然爭議很大,一直沒有正式出台政策。
但新舊交替之際,躁動不安是正常的。很多有遠見卓識的人都能看出來,中樞對房改的決心是異常堅定的。
所以,有錢的企事業單位則是加緊蓋房,沒錢的就借著這個機會徹底取消了福利房。
另外就是,這幾年冒出來不少房地產企業,比如萬科和萬達,就是1988年,第一次房改之後進入的房地產。
接著,1992年碧桂園成立,1995年soho中國成立,一直到1998年,房改正式出台,全麵取消福利房製度,進入商品房時代。
未來那些叱吒風雲的房地產巨頭,大多數都是在88年到98年,這十年中成立的。
隻是在1998年之前,進入房地產的企業,日子都不太好過就是了。
比如那位潘先生開發的soho現代城,先是貸款無著落。
緊接著項目又遭遇銷售困境,銷售中心門可羅雀。
無奈之下,邀請了曾經創辦過先進最大代理公司利達行的鄧智仁來操盤。
鄧智仁來了之後,把soho現代城廣告打得震天響,可就是絲毫不見起色。
然而,就在那位潘先生與鄧智仁分道揚鑣之後。
隨著中樞扶持房地產行業發展接連出台,市場在不經意中火了起來。
從1998年11月開始,沒有香江營銷大師操盤的soho現代城,竟迅速出貨。
那位潘先生意想不到的樓市好行情,就這樣從天上砸下來了,而這一砸,就是二十年。
周安東為什麼要把工期拉得那麼長,其實就是在等待1998房改的到來。
而現在已經是1994年,對於房地產來說,四年的時間並不長,一個商業項目的周期而已。
看著他們喜形於色的表情,周安東笑了起來:“錢董,明天把滿董、顧董還有電子廠的劉總叫上,到我那裡開個會,研究一下。”
“好!”錢臻點點頭,他心裡也很高興。
周安東問道:“現在食堂有飯沒?”
“有!”錢臻笑著說道:“晚上有加班的,肯定要做飯。我也沒吃呢,咱倆一起去吧。”
江宏山說道:“我也不回家吃了,跟你們一起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