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就在周安東辦理出院手續的時候,外界卻因為旭日升的新聞發布會掀起了軒然大波。
旭日升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一項驚人的計劃:該公司將斥巨資3.8億美元進軍印度市場,打造一個全方位、綜合性的生產基地,並將主要精力集中在飲料的生產與貿易相關業務上。這一消息瞬間傳遍大街小巷,引發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對於這則新聞,人們的反應可謂是褒貶不一。一方麵,那些所謂的專家們紛紛搖頭歎息,認為旭日升此舉過於冒進。
他們堅信,在國內飲料市場還沒有站穩腳跟,尚未完全打開之前,就急於拓展海外市場,無疑是自不量力之舉。
同樣持反對意見的還有一些民營企業的老板,他們嫉妒周安東所取得的成就,自然對他的每一步決策都報以懷疑和冷嘲熱諷。
當然,其中最積極唱衰周安東的還要數那些與他有過節的人。在他們眼中,周安東不過是一時運氣好而已,如今竟然敢如此狂妄自大,妄圖在異國他鄉開辟新的商業版圖,簡直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他們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周安東出醜,甚至巴不得他傾家蕩產、一蹶不振。到那時他們就可以使勁兒踩周安東,把他打入地獄,從此再無翻身之日。
於是乎,各種惡意揣測和嘲笑如潮水般湧來,似乎所有人都在等著看風光無限的周安東如何跌落神壇。
然而,要說最為看好周安東的群體,毫無疑問便是廣大的普通老百姓。他們的情感真摯而又淳樸。
周安東的愛國情懷早已是人儘皆知,他不僅憑借著自身卓越的商業才能成功地收購了索尼公司的部分股份,並一躍成為其第四大控股股東而且,更是積極投身於慈善事業之中,展現出了令人欽佩的社會責任感與愛心。
具體而言,每當他所經營的企業售出一瓶飲料或是一瓶白酒時,都會從中抽取一毛錢用於慈善捐贈。
這些善款被廣泛應用到全國各地,比如阿裡遭受百年不遇的雪災,他捐款捐物高達千萬。今年各地水災頻發,他依然是捐款捐物。
還有興建希望小學,全國各地的建設,一所又一所,讓無數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能夠擁有接受教育、改變命運的機會。
此外,他還慷慨解囊,向國家的科研領域捐贈了高達十億美金的巨額資金,有力地推動了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
毫不誇張地說,周安東已然成為了老百姓心目中的一座不朽豐碑。他不僅僅是一位傑出的企業家,更是一個值得全體國民敬仰的時代楷模。
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家國情懷,什麼叫做責任擔當。如今的周安東,無疑已經成為了全國人民的驕傲!
如今,周安東懷揣著宏偉的夢想和堅定的決心,準備踏上前往異國他鄉建廠的征程。這一舉措意味著禦貢集團將勇敢地衝出國內市場的藩籬,邁向廣闊的國際舞台。
對於這樣一個具有開創性意義的舉動,所有人都感到無比興奮與自豪。因為大家深知,這不僅僅是一家企業的發展壯大,更是為國家、為人民爭光添彩的大好事!
而且,已經有中樞大領導關注到了這條新聞,並毫不猶豫的表示出對周安東和禦貢集團的全力支持。
這不僅體現在口頭上的鼓勵,更有實際行動,上午十點三十分,商務部和外事部門已經聯係了禦貢集團,承諾無論是政策還是資源保障,國家會全力協助與配合,共同推動禦貢集團向著國際化的目標大步邁進。
可以說,周安東此次的海外建廠計劃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殷切期望,人們期待看到這家民族企業在世界經濟的浪潮中綻放出耀眼的光芒,書寫屬於中國人的輝煌篇章!
至於印明升的道歉新聞,本以為會被淹沒在日旭升,那如潮水般洶湧澎湃且極具視覺衝擊力的新聞報道之中,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依然激起了層層漣漪。
不僅如此,當印明升道歉新聞刊登的同時,暗中有一股力量在不少媒體上推波助瀾,悄然引領著輿論的走向。
這些人費儘心思地挖掘出了,印明升過去所推行的一係列所謂“為民政策”,大肆宣揚其過往的功績,不遺餘力的為他歌功頌德。
然而,對於這些政策是否真實有效,是否真正給民眾帶來了福祉,卻無人願意花費精力去深入探究與證實。
在這種情況下,一種聲音逐漸占據上風,那就是印明升無疑是一位心係百姓、關愛民生的好官。他兒子犯法隻是個人行為,應該由法律來予以懲處,實在沒有必要將整個事件的影響擴大化,牽連到這位深受百姓愛戴、視民如子的書記身上。
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人的親屬犯錯,就全盤否定其本人所做出的貢獻和努力。
………………………………
奉京!
程占軍是在今天早上回來的,實際上就在昨天晚上,關於印明升公開致歉一事,他便已經得到了消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不,前腳剛踏進辦公室,後腳他就迫不及待地抓起辦公桌上的報紙翻閱起來。果不其然,省日報的頭版頭條赫然便是這條引人矚目的大新聞。
要知道,印明升可是省老大,如今竟然毫不避諱的通過媒體,為自己犯下罪行的兒子向公眾公開致歉,如此舉動實在令人震驚不已。
麵對這樣的重大事件,省日報自然不能無動於衷,必須得表明一個明確的態度才行,所以把這個新聞放到了頭版頭條。
然而,儘管將此新聞置於頭版頭條這般顯著位置,可省日報卻並未附帶發表任何相關的評論文章,僅僅是如實的將印明升所說之話原原本本地予以刊載罷了。
不僅如此,省內其他各類媒體,無論是傳統的紙媒,亦或電視台,皆是采取了相同的處理方式。既不肆意誇大渲染、添油加醋,也未有哪怕一篇針對此事的評論文章。這種不約而同的默契行為,無疑清晰地透露出了這些媒體的態度。
程占軍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張略顯破舊的木椅上,身體微微前傾,雙眼緊盯著麵前堆積如山的報紙。他伸出雙手,快速而又仔細地翻閱著每一份報紙。
隨著時間的推移,時間來到了中午十一點,程占軍不僅看完了本地的各種報刊雜誌,就連來自省外媒體的報道他都看了。大量對印明升歌功頌德的文章,讓他不禁皺起了眉頭。
這些文章用詞華麗、讚譽有加,把印明升描繪成了一個無所不能、功績卓著的政治人物。程占軍心裡非常清楚,如此大規模且集中地出現這些給印明升唱讚歌的文章,絕對不可能隻是巧合。
幾乎可以肯定,這一切都是印家在背後操縱和推動的結果。他們利用自己的權勢和影響力,精心策劃並安排了這場輿論攻勢,目的就是要美化印明升的形象,消除印陌帶來的惡劣影響。
“叮鈴……”
清脆而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辦公室的寧靜,程占軍原本緊皺的眉頭微微一鬆,目光掃向辦公桌角落那部正在不停閃爍著指示燈的電話機。
當他瞥見來電顯示上那個熟悉的電話號碼時,原本緊蹙的眉頭瞬間舒展開來。他身子稍稍前傾,探出手抓起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