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羅布泊,曆史上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內陸湖泊,生氣盎然、物產豐饒,絕不是現在這般死氣沉沉的荒漠地帶;倚湖而生的樓蘭古國,也經是一個強盛的國家。
作為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樓蘭因處於關鍵位置,成為漢朝和匈奴競相拉攏的對象。可是樓蘭王兩麵三刀、反複無常,一方麵與大漢王朝交好,另一方麵卻與匈奴勾結,在背後狠狠捅了漢朝一刀。
漢朝被激怒了,大將軍霍光派傅介子帶大批珍貴禮品和精乾勇士前往西域,宣稱專程賞賜屬國。樓蘭王十分貪財,一點防範也沒有,傅介子在驛館布下埋伏,請樓蘭王赴宴,最後殺死了樓蘭王,平定了樓蘭。從此漢朝解除了後顧之憂,騰出手來專門對付匈奴。
後世,為紀念傅介子攻破樓蘭的不世之功,唐朝詩人王昌齡作邊塞詩《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實際上,除了王昌齡之外,中國曆代還有眾多詩人,似乎都對“破樓蘭”有一種難以言傳的執念。
杜甫曾雲“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盧綰須征日,樓蘭要斬時。”
張仲素亦提詩“功名恥計擒生數,直斬樓蘭報國恩。”
嚴維言“猶道樓蘭十萬師,書生匹馬去何之。”
李白也留下經典詩句“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宋代文天祥在《太白樓》中寫道“男兒斬卻樓蘭首,閒品茶經拜羽仙。”
……
由這些詩句中所知,在古代中國人的認知之中,都對於樓蘭國有一種近乎執扭的仇恨;然而,這種仇恨,僅僅是因為樓蘭國屢次反叛漢朝的牆頭草行徑嗎?
要知道,在漫長的曆史長河裡,比樓蘭國更加無恥、更加惡心的政權,比比皆是,可是曆代文人都一直盯著樓蘭這一家來損,那就實在有些耐人尋味了。
換個角度來看,古人對於樓蘭國的仇視,與對於天狼星的敵意,幾乎同出一轍、極其相似;當中,是不是有什麼不為人知或被故意掩埋的內情?
……
一路上,趙飛讓液態金屬分身駛車,人類本尊坐在後排,“劈裡啪啦”地敲打著手提電腦,將所有公開的和不公開的關於樓蘭的資料,全部都梳理了一遍;再結合不久之前,從某位彌留之際的老人口中聽到的驚天秘密,讓趙飛感到一陣後背發涼、細思極恐。
對於一位經曆過生死、有著前世記憶、擊敗無數強敵的資深特工而言,能讓趙飛產生恐懼感的事物並不多,這個已經掩埋在風沙底下千百年的樓蘭古國,準確來說,是樓蘭古國賴以為生的羅布泊,便是其中之一。
若是處理不好,危害的並不隻是趙飛本人的性命,更有可能連整個世界都被顛覆……
“喵~~喵~~”
正當趙飛為恐怖之事想得入謎時,一聲細嫩的貓叫聲,把他的思緒拉回了現實。
兀然醒來,趙飛才發現,自己剛才走進了一個思維的死胡裡,差點走不出來;這與精神攻擊無關,而是固有觀念受到衝擊之下,難免產生的思維混亂。
回過神來之後,趙飛便關上了電腦,不再繼續思考那一大堆難以想通的問題。此時趙飛的後背幾乎已經被冷汗所浸濕,不過,他也暗自慶幸。還好自己清醒得早,若是到達了目的地之後,還沉浸在剛才那個狀態,趙飛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像往常一樣冷靜處理所有事情。
為此,趙飛伸手摸了摸小夜那毛聳聳的小腦袋,算是對它剛才“拉了自己一把”的獎勵。
受到嘉獎的小夜,也非常愉悅地用頭在趙飛的手掌上蹭來蹭去。
之前在接近羅布泊的時候,小夜就感覺到相當不安,大概是受到那股難以明狀的神秘能量所影響的緣故。
後來跟著趙飛在吉普車裡露營的那幾天,小夜漸漸適應了這種神秘能量,於是也不鬨了。
卻沒想到,在越來越接近樓蘭古城的時候,小夜的燥動又再次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