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思考並沒有得到他所期望的答案,有些事情總歸是要先去做了才知道結果如何的。
楊肆康所籌劃的事情也是如此,他大可以隨便設定計劃,可最終是否能夠成功卻不是由他說了算的。
淨化者的名字等方麵的信息因為楊肆康沒有說,暫時沒有被確定下來。
但是相關的事情已經報告給了碧藍航線本部,並且很快就得到了回複。
母港周邊的防衛水準在快速提高,尤其是艦娘組成的巡邏隊的規模在快速擴大。
指揮官不再被允許參與到巡邏任務中,指揮的職責交由有實戰經驗與指揮能力的艦娘承擔。
因此,指揮艦也得以從巡邏隊的名單裡去除,必要的時刻允許艦娘舍棄所有的量產以保障自身的安全撤離。
不僅如此,在這些策略的基礎上,據說還有不少的條例正在商討之中。
具體到實際情況的話,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整個母港都安全了許多,但平時出沒在辦公區、建造室的指揮官數量也明顯增多了。
成為指揮官的人裡還是有許多人是抱有誌向,真的想對抗塞壬的,但以往這批人要麼是出現在建造室,要麼就是在做各種委托。
演習、訓練、巡邏,除了港區內的公園等休閒設施,你可以在其他的地方經常看到他們的身影。
而現在一紙令下,為了他們的安全,巡邏任務不允許參與了。
被楊肆康在醫院裡打了一頓的那些指揮官也沒有在挨打過後就此罷休。
他們不遺餘力地把楊肆康打人的事情宣揚了出去,並且試圖將事實歪曲成楊肆康的錯誤指揮導致了他們的艦娘喪生。
對於這些謠言,楊肆康自己隻是笑了笑便不管了。
等待著事態發酵了幾天,越來越多人開始議論紛紛的時候,楊肆康終於站了出來,發表了聲明,但他的聲明並非是澄清,簡單來說意思是這樣的
事情的對錯和真相知道的人有很多,但既然大家都不願意出來說出真相,並覺得是我的錯,那麼好的。
我認了!
是的,楊肆康直接選擇了認了錯在自己,是自己指揮有誤。
但還不等其他人乘勝追擊,便突然有調查組的人分彆找上了他們。
這時候他們才知道,楊肆康雖然認了自己指揮有誤,但他堅決不承認責任都在自己。
在他抵死不認的情況下,按照法律程序就派出了調查組來詢問其他當事人究竟是什麼情況。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那麼在這次的事件裡這樣做有問題嗎?
有問題,而且是很有問題!
調查組的人因為這件事一開始非常順利,楊肆康非常配合,並且主動出示了不少的證據,所以他們壓根就沒把這事看得很嚴重。
調查組不是港區的人,他們壓根就沒想太多,所以沒有什麼事先通知,本著早乾活早下班的理念,他們直接找上當事人就開始詢問。
然後,問題就出現了。
因為這批人他們雖然都在針對楊肆康,做的事情也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他們實際上不是一路人。
其中有那麼兩個人是艦娘被淨化者擊沉了,把仇恨轉移到了楊肆康的身上,恨不得弄死他才好的。
其他人裡有一部分是在戰鬥中吃了虧,自己的艦娘多半還重傷在醫院裡,他們看不得楊肆康做英雄,想著把他搞臭然後狠狠地從他那裡搞些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