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海族會在大侵攻中出動多少戰力,其中有幾位海王境強者?”
此時此刻,看著眼前的秦淮景,李書出言問道。
他需要對即將發生的海族大侵攻的威脅程度做出一個評估,然後做出合理的布置。
“根據過往經驗,海族在每次大侵攻中出動的戰力都不會低於千萬大軍,其中往往有著兩位海王境強者坐鎮,最多的時候出動過三位海王境強者。”
“大侵攻一旦開始,海族便會從東海和南海同時登陸,然後衝擊東域大地,屠戮東域人族。”
聽到李書的詢問,秦淮景也是如實回答道。
聞言,李書,東皇太一,鬼穀子三人都是點了點頭,心中都是鬆了口氣。
如果隻是一兩千萬的海族大軍和兩三位海族海王的話,如果反應及時,大唐還是能夠應對的。
要知道,即便李書此行帶走了相當一部分大唐高端戰力,可在大唐中依舊有著荀子和衛鞅兩位陰陽境大能坐鎮。
再加上坐鎮玄域,能夠隨時回援東域的崔文子存在,便是三位陰陽境大能。
而且大唐常備軍兵力足有六千萬之巨,即便除開各地駐軍,能夠隨時動用的機動兵力也超過三千萬。
三位陰陽境大能,至少三千萬大軍,再加上諸子百家,供奉殿以及二十六衛軍中的一眾虛空境王者,完全能夠與東域海族一戰並保有相當勝算。
“陛下,需要提醒您的是,此次海族大侵攻可能不同於以往。”
“要知道在一千年前,不知道因為何種原因,本該發生的海族大侵攻是沒有發生的。”
“當時對於這件事,我人道聯盟高層經過討論後產生了兩種不同的看法。”
“一種是認為海族在發動九次大侵攻後已經達到了報複的目的,所以停止了對東域的大侵攻,今後的東域將不會受到海族的大規模衝擊。”
“一種是認為海族可能在醞釀著某種陰謀,如果海族真的停止了對東域的大侵攻自然最好,可如果不是,那此次海族大侵攻的規模和烈度必然遠超以往。”
“同時這也將是海族對東域發起的第十次大侵攻!”
“為以防萬一,還請陛下認真對待。”
“而我和妙依,也將如曆任玄域執事那般前往東域,幫助東域對抗海族。”
就在李書,東皇太一和鬼穀子三人放下心來的同時,秦淮景的一番話語直接讓李書三人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的確,兩種可能,如果是前者最好。
可如果是後者,那這次大唐的麻煩可就大了。
“事關重大,不得不防!”
“命令,以最快速度將海族大侵攻一事傳回國內。”
“以樞密院為首,中樞立即召開戰略會議,就海族可能即將展開大規模入侵一事做出應對。”
“傳令崔文子先生,立即放下手中事物,啟程返回東域,坐鎮東域。”
“另外鬼穀先生和兵主先生也是如此,不再隨朕前往靈域,需返回東域當中坐鎮,以備萬全。”
“如此一來,東域中除了崔文子先生,鬼穀先生,兵主先生,荀子先生和衛鞅先生五位陰陽境大能之外,再加上秦先生和秦小姐兩位陰陽境大能。”
“東域中將有七位陰陽境大能坐鎮,再加上數千萬大唐鐵軍,就算這第十次海族大侵攻的規模和烈度遠超以往也能應對。”
“至於朕和東皇先生則是快去快回,爭取十天時間內抵達靈域天涯海閣,然後在二十天時間內率軍返回東域參戰。”
“一個月的時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