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其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聽到手下人來報。
“漢王車隊已經到了城下。”
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
身為朝廷官員,雖然隻是個七品芝麻官,但是多少清楚漢王的處境。
後者現在就是個“必死之人”,可謂是無所畏懼。
彆說他個縣令,就是州府的州牧和太守也不敢得罪現在的漢王。
心一橫,他帶領縣衙眾人準備出迎,大不了一死而已。
還沒有等到他們出城,漢王府的車隊卻從城東繞行,並無入城的意思。
看著逐漸消失在天邊的車隊,平陽縣令忍不住熱淚盈眶。
“漢王仁義!”
說完就跪倒在城牆上。
此時的他對朝廷的怨意更深,如此好的王爺為什麼要將其逼入絕境。
楊逸此時的狀態則是頗為放鬆,過了平陽縣之後,周邊開始出現連綿不斷的山脈。
有長臂軍在,不管是林間的走獸,還是天空的飛禽,都化作了盤中的美味。
原本因為周瑜的緣故,楊逸以為最近出世的會是“東吳水軍”,沒有想到連著三天都是“蜀漢禦廚”。
這倒是極大加強了後勤力量,絕不是他愛吃的緣故。
“主公”在遊山玩水的時候,其他人卻在仔細觀測周邊的地理環境。
作為沙場宿將,這樣的習慣已經深入骨髓。
並且眾人還經常聚在一起討論,不僅互為補益,大家都有所提高,也讓“旁聽”的楊逸有了基本的認知。
要知道這可是諸葛亮、周瑜、趙雲、黃忠、曹仁、曹純、郝昭這些閃耀千古的名將“多對一”授課,如果他還沒有進步,不如直接找棵樹撞死算了。
從第四天開始,楊逸獲得了“白馬義從”和“虎騎”、“豹騎”。
(虎豹騎分為“虎騎”和“豹騎”)
白馬義從武將後期境界,虎騎武將後期境界,豹騎武將後期境界。
白馬義從和豹騎都是輕裝騎兵,而虎騎則是重裝騎兵,不僅人披全甲,就連坐騎都被重甲所包裹。
要知道大乾就連精銳的輕裝騎兵都非常稀少,至於重裝騎兵則是壓根兒沒有聽說過。
這也是大乾雖然實力最強,卻一直處於守勢的原因。
單以北胡舉例,想要在廣袤的草原作戰,如果沒有精銳的騎兵部隊,無異於癡人說夢。
雲妃娘娘敏銳的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傾儘全力建設龍城。
不僅能夠給大乾培育戰馬,還能成為進攻草原的基地。
可惜她的宏偉藍圖卻毀在內部的蠅營狗苟上。
現在楊逸不僅有了輕裝騎兵,還有了戰場“大殺器”重裝騎兵。
所以“虎騎”絕不能暴露人前。
幸虧他們輜重多,隊伍中有大量的車輛。
楊逸更是早就將糧食和物資收入到三國世界中,空置的車廂正好放置虎騎的裝備。
並且戰馬和運輸的車馬混在一起,外人也很難看出端倪。
黑龍衛雖然在暗中尾隨,但是他們也不敢距離車隊太近,對於細微的變化自然無法察覺。
半個月之後,他們終於到達“興城”。
過了此城,再穿過“錦關”就正式進入到北地,也就是李家的勢力範圍。
興城作為連接北地的貿易之城,遠比其他城市要繁華,同時也是北境的糧食集散地。
綜合了這兩項關鍵因素,興城的太守自然是高家的人,並且還是高懷德的堂弟高懷文。
由此可見興城的重要性。
不過城衛軍卻掌控在乾皇手中。
雖然楊逸早就遣人通知興城,準備接待漢王府一行。
可是當他們到達城門的時候,發現隻有城衛軍的統領出迎,根本沒有發現太守府的官員。
看到這樣的情形,楊逸不怒反喜。
他就喜歡高家桀驁不馴的樣子,反而擔心對方放下身段前來迎接,那麼接下來的“戲”可就不好“唱”了。
“漢王一路辛苦,末將已經備好宴席,為諸位接風洗塵。”
“有勞黃將軍,隻是不知興城太守何在?”
城衛軍統領黃炳也是聰明人,聞弦歌而知雅意。
“末將半個時辰前已經在此守候,並未見到高太守的蹤影。”
其實黃炳和高懷文兩人早就鬥的如火如荼,如果不是因為忌憚高家,高懷文恐怕已經屍骨無存。
如今正好借著漢王這柄利刃,徹底鏟除這個“二世祖”。
楊逸自然清楚黃炳的心思,但是卻心甘情願被對方利用。
因為他也想借機生事,這不是巧了嗎!
“父皇早有詔書,嚴令沿途城池為漢王府提供給養,高太守可以瞧不上漢王府,但絕對不能藐視聖威。”
看到漢王發火,黃炳直接跪倒在地。
“他為太守,末將隻是負責城衛軍,實在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