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一改以往沉穩戰略,變的“激進”起來。
“以我朝現在的實力,戰勝三重天沒有問題,即便是武神武者同樣可以斬殺,臣也認為此事宜早不宜遲。”
法正也讚同采取速戰速決的戰略。
“我朝未來主要的敵人並不是三重天,而是更高等級世界。”
“現在天象異常,上古時期的通道紛紛出現,留給我們平穩發展的時間並不多。”
“所以,臣建議將三重天當作我朝發展力量的過渡階段最為合適。”
郭嘉則是簡單分析了未來需要麵對的狀況。
“其實我朝對於三重天的了解還要遠勝二重天,根本不存在情況不明,完全沒有必要采取拉鋸作戰的方式。”
由於校刀手這個群體,大漢對三重天可謂是了如指掌。
“臣和諸位同僚嘗試提升軍陣的威力,如今已經小有成果。”
諸葛亮此時起身彙報他們的研究成果,成功引起了眾人的興趣,尤其是楊逸。
隨著世界等級提高,個人戰力變的尤為重要,甚至開始占據主導地位。
關羽一刀湮滅三萬“無憂軍”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是楊逸卻不甘心於此,他不想放棄這些曾經閃耀華夏曆史的精銳軍團。
如今諸葛亮找到了解決辦法,讓他如何能不興奮。
並且依據他對諸葛亮的了解,後者口中的“小有成果”,必定是了不起的成就。
“依據每支部隊作戰特點不同,臣等設計了符合其自身特質的軍陣,並且做了不同的實驗。”
“以白毦兵舉例,當他們施展軍陣時,能夠將對手的境界壓低一個大等級。”
“一個大等級?”
楊逸激動的再次確認。
“如果士兵數量更多,實力更強,壓製的境界也有可能會更多。”
“由於我朝現在還沒有武神境,因此還沒有辦法確定對武神境之上是否有效果。”
“能夠將武聖境成功壓製到武帝境?”
楊逸直接詢問結果。
“所有精銳部隊都做過實驗,全部成功。”
諸葛亮則是給出了肯定的答複。
“好!好!孔明給了朕一個大大的驚喜。”
楊逸忍不住連聲誇讚諸葛亮。
“臣不敢貪天之功,這是諸多同僚的集體努力的結果。”
“並且軍陣不僅有壓製對手的能力,還有提升本方將領實力的效果。”
楊逸沒有想到諸葛亮還有“驚喜”。
“但是目前這個作用存在兩大缺陷。”
“沒關係,說出來大家一起想辦法。”
隻要能夠成功壓製對手境界足矣。
三國英豪原本就具備越級作戰的能力,如果還能壓製對手境界,哪怕碰到一元境煉氣士他們也不懼。
“提升本方將領實力相當於將所有真氣都輸入軍陣凝聚出的軍魂上,然後由統兵將領發動攻擊。”
“所以士兵和將領此後都會有段衰弱期,這在戰場上是致命的。”
“輔助兵也無法提供幫助嗎?”
“臣等曾經做過實驗,大概需要一刻鐘的時間才能恢複,在此期間使用軍陣的士兵和普通人無異。”
“雖然是個問題,也不難解決。隻要己方其他部隊負責掩護即可,如果孤軍作戰,千萬不可使用。”
原本楊逸還以為會是多麼嚴重的問題,不過就是“虛弱期”而已。
大漢出世的精銳部隊已經不下十支,真的有人使用軍陣的威力,其他部隊自然會提供保護。
並且還有輔助兵,隻需要一刻鐘的時間就可以恢複。
這隻能算是“副作用”,完全談不上是“致命缺陷”。
“另外一個問題是什麼?”
“並不是所有將領都能發揮軍陣的威力。”
“什麼意思?”
楊逸對此有些疑惑。
“隻有那些和精銳部隊形成高度默契的將領,才能發揮軍陣的作用。”
諸葛亮的解釋還是不夠明確。
“詳細解說。”
楊逸則是直接詢問。
“能夠發揮白毦兵軍陣的隻有趙雲、陳到兩位將軍。”
“長臂軍:黃忠。”
“青州軍:曹操、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臧霸、張遼、徐晃、張合、樂進、李典、文聘。”
“黃巾軍:周倉。”
“黑山軍:張燕。”
“白馬義從:趙雲。”
“虎豹騎:曹操、曹純。”
“解煩衛:甘寧、韓當。”
“丹陽兵:關羽、張飛。”
“陷陣營:高順。”
“大戟士:張合、顏良、文醜。”
“宿衛虎士:典韋、許褚。”
“先登死士:麴義。”(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