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初唐!
第三章坊市見聞
“千百家似圍棋書,十二街如種菜畦”,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用來描繪長安城這種獨特的布局格式的詩句,它形象地概括了唐都長安城內的街坊布局。
整座長安城規模宏偉,布局嚴謹,結構對稱,排列整齊。
外城四麵各有三個城門,貫通十二座城門的六條大街是全城的交通乾道。
而縱貫南北的朱雀大街則是一條標準的中軸線,它銜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和外城的明德門,把長安城分成了東西對稱的兩部分,東部是萬年縣,西部是長安縣,東、西兩部各有一個商業區,稱為東市和西市。
城內南北11條大街,東西14條大街,把居民住宅區劃分成了整整齊齊的110坊,其形狀近似一個圍棋盤。
而此時的宋易就在長安城的東市之內。
“市內貨財二百二十行,四麵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積集……“這是史書中對唐長安城東市繁榮景象的記載。
文獻中記載東市內不僅有筆行、酒肆、鐵行、肉行、雕版印刷行等還有賃驢人、買胡琴者、雜戲、琵琶名手、貨錦繡財帛者……
東市由於靠近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周圍多達官顯貴住宅,故市中奢侈品很多。
宋易走在大街上,好奇的看著街道兩邊的攤販、行人,來長安這麼久,他還沒有好好的逛過,今天正好遂了心願。
街道兩邊是茶樓、酒館、當鋪、作坊。旁邊的空地上還有不少擺攤的商販,街道向東西兩邊延伸,一直延伸道城外寧靜的郊區,街上行人不斷,有挑擔趕路的,有有駕車送貨的,還有討價還價的,一片繁榮的景象
“大哥,請問你們這兒的中介怎麼走啊?”
行走之間,宋易拉過身邊的一個貨郎說道。
“中介”???
被問之人一年懵逼。
被宋易拉住的是一位中年大叔,他看著眼前的青衫少年,眼神之中滿是審視。
大叔心想“這孩子該不是傻子吧?看樣子不像啊,長的挺標誌的啊。”
宋易被看的莫名其妙。過了半晌,宋易拍了拍腦袋,反應過來,差點鬨了笑話,唐代根本沒有中介一說,難怪被人當傻子似的看了半天呢。
趕忙解釋道“就是買賣人雙方之間,從中撮合的人,我現在想租賃一家鋪子,由於人生地不熟,所以想找人幫忙看看。”
沒錯,這就是宋易此次來東市的目的,畢竟總不能坐吃山空吧,想了想隻能憑借超出這個時代的知識來做點小生意,作為安身立命的根本,至於具體做什麼買賣,宋易目前也還沒想好。
貨郎大叔聽這麼一說,頓時明白了過來。
“小郎君說的是牙行吧,你往這直走就是,算了,看你年輕,也不像壞人,又人生地不熟的,我就當個好人帶你一程吧,反正也不遠了。”
說完就轉身挑著擔子往前走去。
宋易趕緊道謝並跟了上去。
交談中,宋易了解到這位大叔姓王,很樸實的一位關中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