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初唐!
第十章爭鋒相對
極致的安靜之後就是如潮湧般的爆發。
“金繡娘!金繡娘!”
……
聲音震耳欲聾,直衝霄漢。
這不得不認宋易感慨,不管在哪個時代,粉絲的力量總是不容忽視的。
過了一會,隻見珠簾之後的人影緩緩站起,喚來身旁一位侍女,在其耳中輕聲囑咐幾句,便悄然離開了。
正如徐誌摩詩中所寫的那樣。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慢慢的,台下的眾人發現佳人已經遠去,頓時吵鬨起來。
“繡娘,彆走!”
“繡娘,我千裡迢迢的從洛陽過來,就是為了見你一麵。”
“你洛陽算個球,我一年前就從揚州過來了,至今還沒見過繡娘一麵呢!”
“想打架嗎?來啊!”
“來就來,誰怕誰啊。”
“諸位,安靜一下。”
看著下麵亂做一團,小侍女急急忙忙的出言安撫。
“剛剛小姐留下話,說今天會從在座的諸位當中擇選一位,陪小姐秉燭夜談。”
小侍女這一番話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剛剛稍微有些安靜下來的人群瞬間又被引爆。
“選我,選我,我爹是李剛。”
“滾犢子,李剛是誰?聽都沒聽過!”
“在下……”
眾人在台下爭吵不休。
這時,一男子挺身而出,這男子長的一張俊朗清秀的臉孔,兩道劍眉斜插入鬢,一雙鳳目顧盼生威,鼻梁高挺,薄唇緊閉,黑亮的長發披散在兩肩,藏青色的長袍隨風飄拂,說不出的灑脫,俊秀,好一位翩翩少年郎。
“姑娘,在下崔健,求見繡娘小姐一麵。”
禮數周到,長相帥氣,讓人不得不生出一絲好感。蒔花館的一些姑娘們見狀,頻頻向其拋出媚眼,希望引起注意。
宋易在一旁也不由得感慨道,有些人果然天生就能靠臉吃飯,還是很軟的那種。他雖然自詡長相不差,但不得不說比起崔健來說還是差了一截。
“怎麼是這小子?”一旁的程處默一臉的不爽。
“你認識?”
宋易有些詫異。
“這小子叫崔健,博陵崔氏的人,彆看他長得人模狗樣的,實則一肚子的壞水。”
程處默有些憤憤不平,估計是被崔健坑過。
宋易恍然,程處默的母親來自清河崔氏,兩人認識倒也說得過去。
說起這博陵崔氏,就不得不說五姓七望。
隋唐時代是身份製的社會,世家大族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貴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為尊貴。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縣、深縣、饒陽、安國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縣)、範陽盧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帶)、滎陽鄭氏(今河南省)、太原王氏。其中李氏與崔氏各有兩個郡望。所以稱之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一脈相承,在唐代發展到了頂峰,據記載,有唐一代,崔氏共出了二十三為宰相,實為當時門第之最,連帝王有時也不得不向其妥協。
正在這時,又是一道笑聲響起。
“哈哈,崔兄好興致,不過見繡娘的機會千載難逢,今天說不得要和崔兄爭上一爭了。”
“王朔,是你?怎麼你也想來趟這趟渾水?”崔健的臉色有些陰沉。
“怎麼,隻允許你姓崔的來,不允許我姓王的來嘛?”王朔不理崔健的威脅,爭鋒相對的說到。
這時,台下的其他人也安靜下來,兩虎相爭,貿然插手怕是會殃及池魚,太原王氏和博陵崔氏都是大家得罪不起的存在。
“嘿嘿,姓王的也來了,這下有好戲看了,讓他們狗咬狗,一嘴毛。”
宋易旁邊的四人有些幸災樂禍。
五姓七望一直是李世民的心腹大患,受李世民的影響,他們這些一直跟隨李世民的功勳之後也對那些世家弟子不怎麼感冒,經常生出一些爭執,有時甚至大打出手。
正當台下兩人爭執得不可開交之時,台上的小侍女開口了。
“各為,都彆吵了,我家小姐說了,今晚誰能做一首令她滿意的詩歌來,就選誰。”
眾人頓時默然,這寫詩可是技術活,沒有一些底氣的人是做不出的,更何況這麼短的時間。
這時,隻見王朔挺身而出,出言道“哈哈,沒人了吧,沒人的話那我就先來了。來人,筆墨伺候。”
隻見王朔一番筆走龍蛇之後。一首五言便躍然紙上。
“妙伎遊金穀,佳人滿石城。霞衣席上轉,花岫雪前朝。
儀鳳諧清曲,回鸞應雅聲。非君一願重,誰賞素腰輕。”
圍觀之人紛紛叫好,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寫出這樣一首五言詩,已經難能可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