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初唐!
第三十一章密謀
宋易看著這些向自己行禮的村民,一時之間有些心潮澎湃。心裡有些yy的想著,打今兒起,咱也是要人有人,要地有地兒的主了,再娶上一窩嬌妻美妾,那就是妥妥的一地主老財了,那日子想想就不用太爽。
不過想歸想,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既然這些是他封地的子民,那麼宋易就有責任也有義務幫他們過上好日子,發家致富奔小康。
於是宋易走上前來,看著下方的村民說道“鄉親們,我叫宋易,是陛下新封的涇陽縣子,以後這大王村就是我的封地了,不過大家放心,不管大家以前怎麼樣,今後還是怎麼樣,不會有任何變動,並且,我承諾,自今天後,咱們村每年的稅收在之前的基礎上減少三成。”
宋易說的那是斬釘截鐵,不容置喙。
底下的村民先是愣了一會兒,仿佛一時之間有些不能接受。半晌之後,才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
“多謝東家……”
“東家慈悲……”
聽著下麵的歡呼,宋易有些感慨,華夏的百姓就是如此淳樸,隻要能讓他們吃飽穿暖,他們就能夠對你死心塌地。
“大家安靜,雖然賦稅減少了,但大家可不能因此偷懶,要好好替我管理好大王村!以後說不定我還要回大王村養老呢!”宋易一邊揮手示意大家安靜一邊開著玩笑的說到。
哪隻他這麼一說,旁邊的王大虎卻是有些急眼了:“東家放心,保管給您打理好大王村,誰要是拖後腿了,我打斷他的狗腿!”
“對,打斷他的狗腿!”台下的村民紛紛附和。
有這麼好的條件,還不努力多種一些地,那不是腦袋被驢踢了嗎?隻有傻子才會那麼乾!
……
安撫好村民之後,宋易一行人又回到了王大虎家裡。
在王大虎家裡,宋易對王大虎說道:“王叔,問您個事,咱村裡的人平時除了種地還做些什麼?大家都有什麼難處嗎?”
王大虎沉思了一會兒,想了想然後說道:“農閒的時候,家裡有勞動力的都會出門去做一些短工婦女小孩什麼的就在家裡養一些雞鴨什麼的,然後拿去市場上賣,也好補貼些家用。難處嘛,也有,其實咱這兒相對彆的地方已經好了很多了,咱們涇陽縣地處秦川腹地,田地都是上好的,這天子腳下,也不會像其他地方那樣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事,就是有時候牛有些不大夠用,會耽誤了農事。”
王大虎剛剛說完,宋易就陷入沉思。這大王村和彆的地方也差不多,都是以種地務農為主,基本沒有其餘經濟來源。至於耕牛嘛,在大唐,不止是大王村,哪個地方都缺。宋易一時半會也弄不出來,這耕牛在大唐那可是戰略資源,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弄到手的,除非……
宋易心裡暗暗想著,看來回去以後得好好想想法子。
在王大虎家吃過飯後宋易就和程處默回到了長安,原本宋易是想直接回去的,但拗不過王大虎的熱情,隻好用完餐後再回來。
……
醉仙樓中,宋易任然想著大王村一事,耕牛——耕牛——
突然,宋易靈機一動,弄不到多餘的牛可以在現有基礎上提高牛的利用效率啊!
宋易還記得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過,唐代以前都是使用的直轅犁,回轉困難,耕地費力。通常需要兩頭牛牽引,兩個人操作,非常不方便。
兩人操作兩頭牛牽引那肯定是極大的浪費,費牛不說,還廢人費時。於是宋易想到了後世的耕犁,也就是——曲轅犁。
曲轅犁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其優點是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富有機動性,便於深耕,且輕巧柔便,利於回旋,並且一人一牛就可以操作。
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一來就可以調節耕犁的深淺。
曲轅犁的結構也並不複雜,唐代末年著名文學家陸龜蒙《耒耜經》記載,曲轅犁由十一個部件組成。即犁鏵、犁壁、犁底、壓镵、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
這些部件都各有特殊的功能和合理的形式。犁壁在犁镵之上,它們是成一個曲麵的複合裝置,用來起土翻土的。犁底和壓鑱把犁頭緊緊地固定下來,增強犁的穩定性。策額是捍衛犁壁的。
犁箭和犁評是調節犁地深淺的裝置,通過調整犁評和犁箭,使犁轅和犁床之間的夾角張大或縮小,這樣就使犁頭深入或淺出。犁梢掌握耕地的寬窄。犁轅是短轅曲轅,轅頭又有可以轉動的犁盤,牲畜是用套耕索來挽犁的。
整個耕犁是相當完備、相當先進的,也很輕巧,耕地的時候回頭轉彎都很靈便,而且入土深淺容易控製,起土省力,效率比較高。
曆經宋、元、明、清各代,耕犁的結構沒有明顯的變化。曲轅犁的出現是古代中國耕作農具成熟的標誌。
宋易很快便根據腦中的印象畫出了曲轅犁的圖紙,隻待找人加工成型。
看著自己的傑作,宋易心裡暗自讚歎,搞定——收工!
……
與此同時,在長安城一座宅院裡,有兩人正在隔著帷幕低聲交談。
其中一人低聲說道“宋易今天已經出城了,你們怎麼還沒有動手?”聽其聲音,是一位男子,且年紀不大。
對麵的人有些不悅“你是在懷疑我們組織的能力嗎?今天有程處默和他在一起,不好妄動,要是程處默出了事,程咬金那老混蛋發起瘋呢說不定會驚動李世民,到時候牽扯出我們那就失算了!”
“哼,反正你們看著辦吧,錢我已經給了,我隻要宋易去死!並且越快越好!”
“嘿嘿,放心吧,被我們盯上的人,還從沒有安然活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