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初唐!
第五十章發明
早朝雖然結束了,但他所引的餘波卻越來越大。
消息一經傳出,先是長安城,然後是整個關中地區全部沸騰起來。
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大唐設立在各處的征兵地點更是直接排起了長龍。
“唉,叔,您這麼大年紀還來當兵啊?”
人群之中,一個年輕男子看著身前五六十歲的大爺問道。
大爺回頭看了看,笑道:
“我倒是想啊,可是年紀不允許啊,我這不是替我兒子來報名的嘛,那小子剛剛有事,我就先替他排隊來著。”
“大牛,你怎麼也來了?你爹以前不是不準你當兵的嘛,說讓你早點娶個媳婦,好早些抱孫子。要是知道你偷偷來報名,你回去那還不得打斷你的腿啊!”
聞言,這被喚做大牛的男子苦笑道:
“我家老頭子以前是打死也不允許我去當兵,現在誰知道我家老頭子從哪兒得來的消息說現在當兵不僅待遇提高了,而且就算不幸犧牲了,也有機會名列宗祠,那可是天大的榮耀啊!這不,就用掃帚趕著我來報名嘛。
對於古代的人來說,有兩件事是時時刻刻銘記於心的。
一是傳宗接代,二是光宗耀祖。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和古代的家族體係有關,古代同常一大家族生活在一起,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因此他們眼更注重家族觀念,而做為家族延續的重要方式,傳宗接代的可重可想而知。
至於光宗耀祖,同樣和中國曆來的宗族觀念有關。
這和儒家思想占據主流思想有關,儒家思想講究忠孝兩全,家族內部的綱常倫理秩序是維持一個家族發展的中流砥柱,所以,古代的中國人家族觀念十分濃厚,也是和儒家的綱常倫理相關的。
一個家族的興盛和發展,源於綿綿不斷的香火,而一個家族的凝聚力決定著家族的興衰。中國古人十分重視孝道和倫理,中國古代的政治其實就是很經典的家族本位政治,以家為根本,寄托於傳統的農耕經濟,宗法製度是維係社會發展的紐帶。
所以,當朝廷關於征兵最新的法令一出,才引來這麼多人的爭相參與。
當然,征兵在怎麼熱鬨也和此時的宋易無關了。反正意見已經提上去了,至於具體怎麼操作,那就是李二和朝廷那幫大佬該頭疼的事咯。
此時的宋易,正在工坊之內,自從在金繡娘那兒知道了劉一手是墨家之人後,宋易就沒事往這兒來串門。
而對於劉一手來說,原本,他就對於宋易敬佩萬分,而自從知道了宋易手執巨子令之後,對於宋易那就是更加恭敬了。
“少主,關於您說的玻璃,我們這些天試了多種方法,可是均無法燒製出像您描述的那種色澤透明的玻璃。燒製出來的成品不是硬度不夠,就是色澤不行。”
對於劉一手稱呼自己少主一事,宋易說了多次,均無法奏效,久而久之,就聽之任之了。
其實,這主要是和墨家的組織結構有關。同為諸子百家,墨家與儒家和道家,其最大區彆在於它是紀律嚴密的組織,有一整套完善的機構和理論。墨家之人等級明確,職責分明。這也是劉一手知道宋易身份後稱其為少主的原因。
而兩人此時所討論的正是關於玻璃燒製一事。
宋易接過劉一手遞過來的失敗品,看了看,確實達不到他心中所期望的那樣。按道理,燒製的方法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可是為什麼不成功呢?
宋易沉思著。
其實說起這玻璃,還是和歐洲有關。
3000多年前,一艘歐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滿載著晶體礦物“天然蘇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貝魯斯河上由於海水落潮,商船擱淺了。
於是船員們紛紛登上沙灘有的船員還抬來大鍋,搬來木柴,並用幾塊“天然蘇打”作為大鍋的支架,在沙灘上做起飯來。
船員們吃完飯,潮水開始上漲了他們正準備收拾一下登船繼續航行時,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來看啊,鍋下麵的沙地上有一些晶瑩明亮、閃閃發光的東西!”
船員們把這些閃爍光芒的東西,帶到船上仔細研究起來他們發現,這些亮晶晶的東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蘇打。
原來,這些閃光的東西,是他們做飯時用來做鍋的支架的天然蘇打,在火焰的作用下,與沙灘上的石英砂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晶體,這就是最早的玻璃。
後來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蘇打和在一起,然後用一種特製的爐子熔化,製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發了一筆大財。
見宋易鄒著眉頭,劉一手有些猶豫,然後補充道
“少主,我們燒製的時候還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火大一點的時候燒製出來的成色稍微好一些,火候不夠的時候燒製出來的成色就差一些。”
火候?宋易不停地咀嚼著這兩個字眼。突然,宋易眼睛一亮——溫度,沒錯,就是和溫度有關。
劉一手這話可謂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宋易很快就找到了症結所在。
原來,劉一手他們燒製時使用的都是木炭,溫度不夠,難怪燒製出來的都是劣質品。
那麼如何提高溫度呢,宋易想到了一件東西,那就是——焦炭。
焦炭出現的時間大約是在南宋時期,元朝以後才開始大量使用,所以,唐朝是沒有焦炭這玩意的。
於是,宋易把焦炭的一些製作方法詳細告訴了劉一手,讓他想辦法搞些出來。
其實,宋易想著燒製玻璃也主要是心血來潮,前段時間他往蒔花館跑的時候就聽金繡娘抱怨過,說什麼銅鏡看的不是很清晰,宋易記在了心裡,於是,就有了剛才那一出。像到時候給金繡娘一個驚喜,好博美人一笑。
其實,不隻是玻璃,連香水香香皂這些東西宋易都在同時張羅著,想必不就就會有結果。
為了博美人一笑,宋易也是煞費苦心啊!想必這些東西一出,必定能風靡整個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