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跟白老漢聊了一會兒,嚴逸起身帶著眾人離開,趕往第二戶看望。
第二戶是一對老夫婦,夫婦倆沒孩子,一直是他們兩口子生活,年紀都在五十來歲。
男的叫趙鐵柱,女的叫王月娥,都是本本分分的老實人。
嚴逸趕到時兩人正在院子裡炸豬油,看到嚴逸帶著兩個不認識的人,趙鐵柱一臉好奇的迎了上來:“少爺怎麼這個時候來了?快請屋裡坐,媳婦!趕緊給少爺倒茶。”
這個院子和白老漢的院子比顯然要好的多,兩口子都是勤快人,院子裡還有個小池塘,裡麵養了不少的魚。
牲畜圈和菜地也比白老漢的大,但他們倆的菜地可不是用來種菜的,反倒是用來養藥材。
“秦小子!他們這菜地……”李世民有些疑惑看著那塊小藥田。
不是說是什麼低保戶嗎?
都沒錢為啥不種糧食?
“客人是外麵來的吧?我們家有幾十畝田,少爺說這院子的田地閒著也是閒著,不如用來種些草藥。”趙鐵柱笑著解釋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跟著走進屋子,剛進屋內也不知道哪裡突然傳來一陣鳴聲,嚇了李淵一跳。
聞聲望去,在櫃子上多了個很奇怪的東西顫個不停,聲音極其鬨人,聽的很是心煩。
“呦!到點了,幾位稍坐,我去看看蒸籠。”趙鐵柱說著便轉身往外跑。
“那是何物?”李淵一指鬨鐘好奇道。
“那叫鬨鐘,是用來計時的。”嚴逸走了過去將鬨鐘關閉,很快鬨人的鬨鈴聲便戛然而止。
李淵一臉驚奇:“計時?他們不用香或者日晷嗎?”
“需要計時提醒就代表此刻有事要忙,誰能分心盯著太陽或香,當然是用這個更方便了。”嚴逸撇嘴。
“這是剛剛那個男子做的?”李世民忙問。
“當然不是!這鬨鐘還是去年我男人開墾荒地最多,少爺給的獎勵,不得不說這可真是好東西,聲音極大。
有時我一邊蒸乾糧一邊做菜,一忙起來就容易忘記時間,這鬨鐘甚至可以精確到分鐘,這樣就不用擔心蒸過頭了!”趙王氏端著剛燒好的水走進來說道。
“分鐘是何意?”李世民不解道。
趙王氏一愣,轉而看向嚴逸:“少爺!他們還沒開民智?”
不能吧?看他們穿的人模人樣怎麼會沒讀過書?
嚴逸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這兩人剛來咱們莊子,確實還沒學這個。”
趙王氏點了點頭,投去一個同情的眼神,看的李淵父子這個氣啊!
說他倆沒開民智?
開玩笑一個當朝皇帝一個開國皇帝怎麼可能目不識丁,這是看不起他們嗎?
趙王氏將熱水倒進茶壺中熱心的給他們科普:“少爺把時間歸類成秒、分、時。
一天有24個小時也就是十二時辰,一個小時又分為六十分鐘,外麵說的一刻鐘大概是15分鐘。
一分鐘又分為60秒,也就是查六十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