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裡六房門戶,家家的男丁都不少,隻要咱們姓李的占理,就沒有吃虧的時候。
孫子去當了兵,算是有了個前途,二孫子念書好,將來在京城也好,在其他什麼地方也好,當個小官,家裡也是臉上有光。
您說您是不是這個想法?”
老爺子點了點頭,
“確實啊,這不挺好的嗎?”
“不對,爺您忘了十幾年前家裡、村裡人餓肚子的事了。
那會兒,您以為咱們挺上個幾年也就過去了是不是?
可事情不是這樣的,要不是我躥動您說服我大哥去當兵,您會主動的找老戰友給我大哥安排個前程嗎?
您不會,甚至老馬老薑您都懶得見上一麵。
組織性在您的腦子裡根深蒂固,不給人添麻煩是您的準則。
要艱苦、吃得起苦是刻在骨子裡的性子。
可我不一樣,我餓的發慌的時候我會去攆兔子,什麼野果子我都敢吃,並不是我多恐懼饑餓,而是我看著我大姐二姐有點吃的舍不得吃,還得想著我們這幾個弟弟妹妹。
我大哥,其實就是表麵上混蛋了一些,東隊那條黃狗就剩個骨頭架子了,哪有肉啊,他要不是餓急眼了能給那狗弄死麼。
還給我帶了一塊黑黢黢的骨頭回來讓我啃呢。
我奶,哪是偏疼哪個孫子的人,都說是偏心我,還不是我又愛生病又瘦弱,有口吃的總想著給我,是怕我養不活。
您呢,家裡有那麼點糧食,不是怕家裡誰肚子餓不餓,而是想著村裡那些一口飯沒有的,把糧食給這個一點給那個一點。
從道德層麵來說,您是沒毛病的,那點糧食也能給人續命。
但從家庭角度來說,您這有點不地道了。
我從山裡吃了一根跟人參差不多的玩意,腦子也靈光了,身體素質也好起來了。
我不覺得將來我要跟您過著一樣的日子,我得想轍讓咱家吃飽飯,吃完捂著肚子喊撐著了那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再之後才是讓村子裡所有人都不餓肚子,最好能有點富餘的糧食、不缺錢花。
所以我念書,變通,上山打狼,下水摸魚,跟老趙頭學醫術,有了點本事最先做的應該是反饋到家人身上。
給大哥想個不刨地的出路,給大姐找了個靠譜的對象,如果方遠人不行,我肯定得給攪和黃了。
給村裡人看診照樣收錢,給彆人看診狠狠的宰人。
二姐那麼大年齡了,我不想讓她跟我大姐一樣在家裡老老實實的嫁人,如果不讀書,以我二姐的性子,保不齊將來在咱們那樣的環境裡挨欺負,甚至我二姐都不會跟家裡的兄弟說。
在外麵念書,能讓孩子們擺脫咱們那種靠天吃飯的生活,所以挨個的我都給帶了出來,您以為我帶我爹娘出來是想著父母過更好點的生活?
有這點想法,但是不多,主要是他們最合適幫著看顧咱家這些孩子。
年齡合適的我都帶出來了,就為了他們不再過那種餓肚子的日子。
孟子說,君子之澤,三世而衰,五世而斬。
意思是一個有才能的人,所遺留下來的福澤,經過三代就會衰減,到了第五代就完球了。
咱家上數三代,我太爺太奶躲災荒帶著您和幾位爺爺從登州老家一路闖關東,是條件最差的,連船資都湊不出來,一路要飯到了咱現在村裡。
到了您這輩兒,曆經曆史變遷,兵荒馬亂,您和幾位爺爺當年怎麼驍勇我就不得而知了,總之保全了家人,也沒站錯隊,就很可以了。
到了我爹那輩,小時候生活雖然苦一點,但成年之後進入新社會,圍著土地打轉轉,總算是無兵禍之憂。
到了我們這輩兒,如果不是我這個變數,也許也是繼續著刨地的命運。
您說是不是大概就是這樣的軌跡?”
喜歡重回60年代不遺憾請大家收藏:()重回60年代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