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這相當於拿我的東西慷他人之慨,且不說我樂不樂意的問題,就您這行為就極不可取!”
“你還矯情上了,不給就說不給的得了!
來來,讓我上去開開,我過過癮!”
爺爺有點反應過來了,不再提拿不拿走的問題。
對於這些機械的操作,李劍垚也是門清,教老爺子幾遍之後,這老頭就開著拖拉機在農場裡繞圈去了。
耍了一通之後,終於下來,依然搓著手,滿眼放光。
“好東西!
不過我看你這邊乾活兒的人都是外國人啊,外國人也種地?”
“瞧您說的,外國人也是兩條腿兩隻手一張嘴,他們不種地吃啥喝啥?
您是不是以為這邊的人都不種糧食吧?”
“資本主義嘛!”
“額。。。那我得給您好好科普一下了。
這邊的土地性質是私有,一般來說都是農場主擁有土地,然後雇傭彆人幫他工作,就像我這樣,因為農場主根本忙不過來。
雇傭人的規模也可大可小,主要看土地的麵積以及有多少工作。
這一百多口人都是我的員工,我們是有合同,然後我要給人發工資的。
就跟店鋪雇人幫忙,碼頭雇人扛貨、飯店雇人端盤子炒菜是一樣的道理。
意呆利在歐洲不算是一個農業大國,法、德、蘇這些地方的耕地麵積比較大,但不代表意呆利這邊沒有農業。
相反,差不多整個歐洲基本處於因地製宜的進行農作物的種植,比如有的地方適合種小麥,有的地方適合種土豆,然後各個國家之間相互貿易來滿足日常所需。
靠著地中海這樣便利的水運條件,貨物輾轉的時效性比較強的。
咱們那基本上是以地域性條件為主,儘可能多的在種類上滿足日常所需,從術語上來說,那叫小農經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現在由於合作社的原因不能這麼稱呼,但本質上是一樣的。
除了城市,不具備土地生產條件,糧食和蔬菜、肉類、油料需要調撥之外,廣大的農村地區基本上還都是自給自足的模式。
咱們祖輩這麼乾都幾千年了,跟這邊不一樣。
從親緣關係上來說,歐洲這些地方往上倒幾百年都是表親,這國王室的女兒外嫁,那國的兒子單蹦出去啥的。
而最主要的是咱們遠了不說,唐宋時期,這些地方基本上也都是屁大點的地方一堆的公國,實際上沒準都沒咱們一個鄉大。
然後大公什麼的蓋個城堡,就是一國了,下麵所有的人和土地都是他們的私有財產。
所以,這邊的土地私有一點都不違和,說回來的話,其實咱們那公有的土地也沒多少年不是?
至於他們宣稱的曆史,很多時候都是疑點重重,反正我是不大信的,而且他們還沒有曆史資料。
不像咱們有曆史書,一筆一劃的記錄下來哪年誰發生了什麼事。
他們懂不懂就整出一張羊皮來,說是上麵記錄著啥啥的,也不知道啥羊的皮能質量那麼好,好幾百年都不壞的。
另外,墨水技術也是個很大的疑點,咱們燃鬆脂、和膠、加香料、添藥材,費好大勁才弄出墨來,他們那會兒根本不會這種技術。
說是海洋文明的話,那烏賊的墨汁最多最多個把月字跡就沒了。
說遠了,這邊的人乾農活不是什麼新鮮事。
隻不過很多時候他們的種植技術,單論人工的話沒咱們農民那麼會伺候。
但是會有專門的部門來研究土壤、水熱、種子什麼的,反倒算是鼓搗出不少很有科學理論出來。
另外,他們種地是不按咱們24節氣來的,不過也有專門的觀測水熱條件的部門也相應的節日來確定啥時候播種啥的。”
喜歡重回60年代不遺憾請大家收藏:()重回60年代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