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兩方安保對線。
國內來的年長的姓程,年輕一點的姓袁,酒店這邊的老哥姓任,領著五個孔武有力的東方麵孔就這麼對上了。
人那兩位屬於大內高手,一眼就看出來這邊這幾個也是見過血的,但是烈度好像差了些,在普通人中算是高手,但自己跟前就差了些。
“你好,我們老板讓我們過來給兩位打下手,這幾天裡都聽您兩位的,不知兩位怎麼稱呼?”
“程、袁!”
“程哥、袁哥,我姓任,我後麵這幾位您叫一二三四五就好。
把東西拿過來!”
後麵的兄弟遞過來兩套通訊設備。
“程哥,袁哥,這是實時通話用的,室內500以內可以做到無乾擾的情況下通話,室外的話三到五公裡內可以通話,如果是開闊區域,可以做到10公裡內通話,電池使用時間最長四個小時,有一塊備用電池。
您拿著這個可以隨時呼叫我們。”
這兩人看見這玩意眼前一亮。
同期國內的設備也有,但是通話距離和信號強度都明顯不如,比如室內通話可以做到200米內,山地和叢林小於500米,城市一點五公裡左右,開闊地大概五公裡左右。
而且,國內的產品重量要更大,攜帶起來更加的不方便。
這種產品,國內和國外有著明顯的代差,差不多要有十年左右。
嗯,恰好是十年左右。
任經理手裡這套設備是摩托公司的產品,李劍垚弄來這些不費勁。
特意交待給兩套通話設備的用意就是讓兩個軍方出身的人注意到,等過幾年打仗的時候最好想起來有這玩意。
如果實在想不起來,那李劍垚得用彆的招了。
“你們在部隊待過?”
任經理一個立正,
“我們都在部隊待過,62年打過阿三。”
兩位也立正給了幾位回禮。
“東西我們就收下了,這幾天要麻煩你們了!”
“這您就客氣了,我們老板吩咐過了,一切全聽兩位的。
準備一下,晚上我們老板安排了晚餐給各位接風。”
等兩撥人到餐廳的時候,李劍垚問了問大家。
“是來點故鄉的菜肴還是來點本地的特色?”
說完這句話,馮、丁兩位古怪的看了看李劍垚,果不其然,這家夥沒安好心啊!
但也沒多說,等著幾位出醜。
“當然是嘗嘗本地特色了!”
“那就給各位上本地特色菜!”
馮、丁拉著李劍垚,
“我們還是嘗嘗家鄉菜吧,主要是特彆想念家鄉的味道!”
李劍垚也點了點頭,吩咐人上菜。
這邊李劍垚和馮、丁、顧、方以及一些年長些的一桌,另外一桌就是叫嚷著要嘗本地特色的。
等菜葉子土豆泥配黃油、炸魚薯條、烤牛肉每人一盤上來的時候,幾位居然也吃的津津有味。
想想也是,這些家夥平時的夥食好像應該還沒這麼好過。
李劍垚這桌就簡單多了,很傳統的正經淮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