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李劍垚除了出去打球會友外,基本上住在給希勒瑞在長島購置的房子裡。
時間來到東部時間9月9日。
數份報紙上的頭條都是同一則消息。
吃過早飯後,希勒瑞驅車進城上班,李劍垚今天不打算出門了。
換上了一身全白的素雅衣服,在草坪上靜靜的站立,耳邊回響的都是那個熟悉的聲音。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
扭過頭,看向現在八九點鐘的太陽,溫暖和煦,照在後背上,回響好像更加清晰了。
“忽有故人心上過,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見眾生皆草木,唯有見你是青山。”
我見過青山,可青山已老。
我每天都能見到太陽,可有一輪太陽落下去了。
回到房間,李劍垚端坐在鋼琴前,彈奏著《夢見家和母親》,在東大,這首曲子叫《送彆》。
李劍垚是會彈鋼琴的,羅蕤老師會,袁大娘也會,自己超強的學習能力不允許自己不會。
一遍遍的送彆,送彆著那座青山,那顆太陽。
鋼琴的聲音一遍遍,透著哀傷,飄散在空中。
門鈴聲響起,傭人說有位鄰居要見彈琴的人。
李劍垚麵無表情的過去,眼前站著的是一個略顯颯爽且同樣麵無表情的小老太太,卻是一副男性裝扮,襯衫、領帶、短發、背頭。
如果不是她眼角的魚尾紋,李劍垚甚至可以想象到她年輕時會有多麼的颯。
“先生,如果可以的話,能讓您的琴聲停歇一下嗎?
您至少彈了十幾遍了,如果您有什麼傷心事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表達,但在隔壁的我們隱隱約約的聽著這令人不太開心的曲子,容易讓一位年長者勾起不太開心的往事。
她年紀大了些,情緒不宜過於激動。”
“對不起,我已經停了。
其實你用中文,我一樣能聽得懂。”
小老太太的臉上並沒有什麼變化。
“灣灣來的?”
“不,神州故土來的,今天不是一個讓人開心的日子,去年的清明節我也彈過幾遍。
一個時代結束了。
應該有一番送彆。”
“打擾了,再見!”
小老太太揮手,轉身,如見她那樣颯。
李劍垚也關上門。
如果沒猜錯的話,那位颯爽的老太太是孔二小姐,而剛才的琴聲應該傳到了正在遛彎的老太太的耳中。
算算時間,這位老太太應該是搬到這邊來居住了。
那句“去年的清明我也彈奏過”就是最大的善意。
果然,沒過多久,一副東方麵孔過來送了點心,
“我們夫人請先生嘗一嘗,謝謝你在清明的時候彈奏送彆。”
李劍垚接過來,看是一盒紅豆鬆糕。
“謝謝,我也有回禮,請稍等一下。”
回去拿了兩罐龍井和兩罐蜂蜜,遞到了這個家夥的手上。
“夏日炎炎,宜飲綠茶,這兩罐蜂蜜平平無奇,但美容養顏效果很好,我奶奶快七十歲了,現在看上去也就五六十歲的樣子,希望隔壁的主人能夠喜歡。”
沒有人能拒絕年輕的誘惑,春風有沒有憐花意李劍垚不清楚,但是這蜂蜜真的可以讓人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