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罕夠了孩子,兩個老的才正眼瞧李劍垚。
島上都是自己人,幾個女人吃過飯之後就帶著孩子去溜達去了,這邊的海灘白皙細膩,隨處可見,不像香島還得跑到特定的地方去才能尋到一塊好點的沙灘。
兩個老人抱怨自己,孩子都這麼大了才帶過來,又抱怨都這個歲數了還得處理這些雜七雜八的事情。
“提拔些年輕人吧,您兩位看著順眼的那種,先帶一帶,立場和原則最重要,能力上到不用多高,能把瑣事處理好的就成。
您兩位還得再辛苦辛苦,直接換年輕人怕是壓不住場麵。
內地估計這兩年就會有新的變化,到時候您兩位是回京養老還是留在這邊都成。”
兩人也明白,有些事著急不得。
內地的新聞這裡也能看到,也大概了解都發生了些什麼事。
“我最喜歡的還是教書,你師丈就喜歡做學問,可偏偏被你帶過來當鄉長。
時局變遷,也不知以前的那些人都還健在沒?”
“葉先生和兩位黃先生都回京了,至於您彆的朋友我就不太清楚了。
總往王長安那湊的我還是知道些。
既然回去了,那就代表著問題不大,反正能活著就挺好。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有一天,指責解除了,這邊這麼多位被我拐帶過來的人是回去呢,還是能留下呢?
能留下的有多少?
會不會對學校造成影響?”
“倒也是,人們還是喜歡在熟悉的環境裡生活,內地有關係、有家人、有朋友,還是故土,能回去誰願意在一座孤島上?
雖然這裡日子瀟灑,賺的錢也不少,但論及社會地位,還是差些。
而且有些人困在這裡應該算是屈才了,我們年齡都大了,能發光發熱的時間越來越少,能多做些什麼才是最好的。
名聲、榮譽什麼的自然也看的淡多了。”
李劍垚知道這說的是搞物理和搞化學、搞生物的幾位,落迦島終究是太小了,就算折騰出點什麼來也無處應用。
像是束老,在雷達方麵也搞了些成果出來,但被李劍垚給壓那了,這時候拿出來也用不上。
再等等,幾年之後又有精力又有資金的時候,自然用得上。
曾教授這個化學家,被李劍垚扔去搞化工產品了,得從大島坐船過去,一待就是個把月的,李劍垚都不敢見俞先生,任誰把人老頭兒丟到海島上去也不會很開心。
這邊商量完事情,出去玩的女人和孩子們還沒回來,李劍垚出去找的時候,幾個女人正坐在沙灘上看八斤帶著三個弟弟挖沙子。
幾個小家夥撅著屁股,拿著小鏟子對準自己的親娘,準備把她們給埋了。
事實上成果也很不錯,至少幾個人的腿已經埋到沙子裡了,娃兒們還貼心的把腳給蓋好了,保證一點都沒漏出來。
“謔~鵝~!你們的好大兒這會兒就開始練習這麼孝順的活計了?
這點就跟你們老子一點都不像,我向來是管殺不管埋的!”
幾人一致投來白眼,李劍垚這嘴裡沒啥好話。
李劍垚的手指頭一戳,一個娃就啃一嘴的沙子,屁股撅的高高的。
“哎呀,你這個當爹的能不能有點正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