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的事情交給了羅景天和劍秋,早就已經談好了,存上一批以及外購一批湊一起就用船往內地送。
南北中三個港口,基本上輪流著送貨。
除了藥品,往塘沽港送貨的同時還運送了些帳篷、衛生用品和保暖用品,塘山的救援一直在持續,真正能固定的建築幾乎沒有,多是臨時性住所。
重建工作完成前,帳篷下的生活才是主流。
帳篷和保暖用品也是製造業裡的輕工業產品,把原料轉化為製成品。在內陸市場沒有開放的前提下,市場範圍屬於穩定中小幅度擴大,主要麵向的是小日子、寒國以及轉口歐洲,東南亞的市場提升幅度很一般。
雖然生產的是消耗品,但除了發達地區,人類遠沒有達到日後的沒事就買一件,穿過就不想穿的地步。
電子行業,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如電子表,這類產品也是隨著技術的成熟性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單價在走低。
但電視機這類產品,隨著屏幕尺寸的提高和技術的升級,單品價格卻是穩中有升。
電子消費品呈現低技術含量飽和度提升,產能過剩,高技術含量產品是新的利潤增長點的趨勢。
比如家裡的電視幾乎每年的尺寸都在長大,從14寸已經提升到了22寸。
市場接受度也從原來的家電下鄉模式促進消費到仿佛電視機是家庭必備的家用電器階段,本地電視機銷量保持穩中有升。
電視業務板塊依然是和無線對壘,要說的是這期間的人才方麵,從大陸過來的人才以及二代大陸移民從顏值上還是才華上都處於頂尖的階段。
在屏幕中露臉的人俊男美女十分常見,電視節目的製作上,隻要對方有相應的節目,另一方就會迎難而上,沒有競爭的世界不會誕生璀璨的時代。
地產行業處於石油危機之後的複蘇中,但早期的囤地仍然有,加上後續的不斷吃進,始終沒有停止建房的速度。
而從人口上來看,66年香島隻有361萬人口,十年後的今天,人口已經來到了451萬,各大地產商每年建的那些樓宇是無法滿足人口增長所帶來的實際需求的。
簡單來說,住房需求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隻要沒有飽和,那需求就存在。
更何況,人們會自發的從生存需求轉向改善需求。
從原來的兩三平米棲身,到以後的數十平、上百平的改善,不然,難道誰願意天生就擠在無法轉身的房間裡苟活於世?
從社會環境上來講,香島本就是資本主義製度,作為地產商,獲取的土地本就不是無償的,是應對居住的需求產生的生意,房價可並不是完全由地產生自己來定價的。
在金融市場,在風暴過後基本處於穩定龜縮的階段,完全由各負責人來確定折騰哪些股票,資金額度受限,李劍垚也不擔心這部分的盈虧。
反觀投資部門,由吳淑怡親自掌握,像個黑夜中的孤狼一樣,搜集著香島的新企業,在投資額度不高的前提下,已經浸淫這個業務多年的吳淑怡很容易就能從其中找到潛力股。
要說擔心投資打水漂?
那不會,隻要是認真做生意的,搞賠了那叫沉沒成本,要是搞個皮包公司就敢過來申請資金支持,那秦羽手下的兄弟們會教他們做人。
最後就是牧瀾酒店板塊和見恩差不多臥底半年的成果呈現。
貪婪是人類的本性之一,再完備的製度也避免不了有人會渾水摸魚。
這次,趁著過年前的好日子,李劍垚要舉起屠刀,揮向不想讓自己過好日子的人了。
喜歡重回60年代不遺憾請大家收藏:()重回60年代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