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奕家就離知青點不遠,翻蓋老房子的時候找村裡在這邊新建了一套院子,娟子本來就是村裡的姑娘,申請村裡給一半補助就容易多了,張奕也攢了些錢,建個新房出來住比跟嶽父母住一起會少很多的矛盾。
郭軍去集合人,李劍垚帶著狗子先行一步。
到張奕家的時候,透過大門看到一家三口正在院子裡消暑,張奕眼尖,瞧見李劍垚一下子站起來。
“垚哥!進來坐會!”
“本也是奔你來的,郭軍他們一會兒過來。”
說著從兜裡掏出一塊玉,塞到了小虎頭的懷裡。
“早想著給你娃點禮物,這下正好!”
“哎,介就太貴重了!”
“好像給你的似的!”
“謝謝三土哥!”
娟子叫徐麗娟,村裡少數姓氏那幾家的姑娘,長的小家碧玉的,屬於耐看型。
“彆客氣,你才是自己人,張奕頂多算是咱村的女婿。”
轉頭問張奕,
“你這看書看的咋樣了?”
“嗨,書能看懂我,我看不懂他啊!上學那會兒也沒怎麼上心,搞不太懂,挺費勁的!”
“你呀,要是萬一不小心考中了,哪怕是個專科,也能有個乾部身份。
咱們村兒是還行,可去哪都需要介紹信,出個遠門都得打不少的申請。
你要是想帶著娟子和孩子走出去,還是得努力努力的。”
“我知道,所以也在看書,但怕是考不中,自己幾斤幾兩我還是清楚的。
反倒是娟子比我學的好,沒準她能考的好呢,到時候我帶孩子陪著她去念書也成!”
“你可真出息!”
這時,郭軍他們烏泱泱的一起過來了,院子瞬間就嘈雜了起來。
郭軍、周兵、徐明三個男的,女的這邊,夏雨,高家兩姐妹,關姑娘和孫姑娘五人。
這波都是當初李劍垚親自接的那幾個。
寒暄過後,幾人都紛紛的拋出了自己的問題。
這波人,郭軍來自泉城,語言是俄語,剩下的都是英語,水平嘛,都是馬馬虎虎,要說語言能力最好的是高家姐妹,李劍垚猜測倆人也是書香門第,基礎能好些。
但李劍垚知道這次的外語成績隻作為參考,不計入總分的,所以影響其實等於沒有。
語文還是很好背的,重點是寫作文,既要又要還要的方法,句式用對了,中心突出、表達順利基本就差不了。
這幾個家夥下手的早,數理化叢書幾乎人手一本,問題主要集中在數學和理化上。
而文科的曆史和地理方麵就按照課本來背並總結一下知識點就可以了,反正在李劍垚看來幾乎沒難度。
可現實卻是,這幫家夥裡的確沒多少天才,很多基礎性的問題在他們眼裡難如登天。
要說從水平上來排名的話,夏雨和高家兩姐妹是第一檔,基礎紮實,反應的也快。
郭軍、關姑娘、徐明三個算是第二檔,會點東西,但不多。
剩下的第三檔就屬於真的不咋會。
天色徹底暗下來,李劍垚也算是摸清楚了他們的底細。
喜歡重回60年代不遺憾請大家收藏:()重回60年代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