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談標準、經驗和貢獻,不談體製、政策和一些敏感的話題。
一般來說,不會遇到請客吃飯這種事,最重要的,有要化緣的,能含糊就含糊,咱們是股份製公司,做決定需要經過股東會的,即便是大股東也不能隨意應承什麼條件。”
“行了,我都這麼大歲數了,這點事還用你交代?”
“那說不好,彆小看任何一個不起眼的小老頭啥的,沒準人家級彆高的離譜。
我主要是怕你見到高級彆領導會露怯。”
“行了行了,知道了!”
“還有啊,回去彆忘了跟我大爺大娘他們說一聲我二姐娃生了,要是有功夫回家,也跟我爺奶說一聲。
記得要低調,回去最好穿點適合老家的衣服,在政策有明文之前不要在普通人前說你們從香島回去的。
要是有人跟你遞牙,也不要起衝突,把人記下來,回頭我去弄死他。”
“他媽的,你是老子還是我是老子?”
“您是,您是,走吧!”
看著父親帶著人過了關,李劍垚有種送親爹上戰場的感覺,也是快五十歲的人了,這事必須走。
想在家帶孫子,那怎麼能行?
回到家,趙女士沒去上班,在家跟幾個孩子玩。
看李劍垚回來,招了招手。
“聽說你要把孩子們帶京城去?”
回京的事,時間還算早,沒和趙女士細說,這會兒看這樣子,趙女士也是有些擔憂的。
至於父親和老舅他們回去倒是沒怎麼說。
“孩子們回去也是天氣暖和之後吧,大概三四月份最好,主要是我閨女啊,那會兒也快一周歲了,容易帶些。
至於八斤他們幾個,在上學前還是回去見識見識得好,本來我是想著帶他們回村的。
但是京大那邊現在屬於缺人手的時候,我估計也就乾個三四年左右,再之後就再說。
可到那會兒八斤他們都上小學了,他們撒開丫子玩的時間其實不多。
香島倒是安全穩定條件也好,就是一直在這邊,容易和老家生分了,這不太好。”
趙女士上下打量李劍垚,心想還不是你自己折騰的,沒等說話,轉身一把把跑的快卡了的七斤半給接住。
“要不然,我回去帶孩子?”
“您是想著回老家吧?
您才不到五十歲,正是拚事業的時候,您看我師父他們,都奔七十了,還忙著工作啥的,您著什麼急?”
感覺到趙女士的手伸出了兩根手指頭,李劍垚的屁股往邊上挪了挪。
“主要是內地還得再等幾年估計才有政策的明朗性以及逐步開放首飾珠寶的消費市場,您現在回去沒什麼用武之地。
我爹他們好歹是能搞民生工程,這個宜早不宜遲,您這個行業就是宜遲不宜早。
而且他們也用不了多長時間,甚至派駐個負責人,就能把事情給辦了,最主要的還是個態度問題。”
趙女士沒再說回去的事,因為四個孩子嘰嘰喳喳的跟她聊的起勁呢。
李劍垚悄悄的溜走,還是抱閨女去比較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