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馬上要進入12月,整個北方都天寒地凍。
在整個奉省,高考的考生正在準備參加決定他們命運的考試。
彆人家的考試時間一般都是12月的中旬左右,甚至最北的龍江省把考試時間安排到了下旬,而奉省則在12月的1日和2日兩天。
究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工業基礎以及正直決策多方麵因素,其中有文件披露“奉省供暖係統完備,可作為極寒區試驗田”。
實際上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那麼完備。
所有人都知道,影響考試的因素不僅僅是學生的知識儲備,更有諸多的外部因素,天氣就是其中一項。
而12月1日以來,東北部地區遭遇了二十餘年來最強的一波寒流,部分地區的氣溫已經接近了零下30度。
考生們的熱情固然很高,但也奈何不了天威,更融化不掉冰雪。
考場也不全儘如人意,甚至在開考之後,巡邏隊需要砸開冰封的廁所,既防止夾帶,也為了方便考生使用。
更有不少人,堅持用凍裂的手指答題,在鋼筆水都被凍住的情況下,監考不得不緊急調用甘油來進行稀釋以保障考試的進行。
紅山縣裡,情況雖說沒多麼惡劣,考場都有暖氣,但天氣也是冷的厲害,一旦離開考場,似乎要凍住的空氣拚命的往衣服裡鑽。
李厚河戴著狗皮帽子,臉上圍著圍巾,把脖子儘可能的縮到大衣的翻領裡,雙手全都插到袖子裡,直到走到李劍垚家的院子,進了屋才長出了一口氣。
“五叔,這天氣好像不咋行啊,怕是要下雪,明天娃子們去考試,還得頂著風雪趕回來,隔天再頂個大早再去縣城,多好的準備怕是也發揮不出來。”
“你是有啥想法?”
“我是想著,要是能在城裡住上一宿,省得跑最好,叔你看呢?”
“咱們大隊去了多少考試的?”
“十三個知青,咱村裡還有三十多個,一共四十六個。”
本來百十號人都有機會報名,等到最後,很多人都失去了信心,多年不摸書本,該忘的也都忘的差不多了。
一場測試下來,根本答不了幾分的也想明白了,與其去獻醜,不如直接不去算了。
最終也就這些人去參加了考試,沒想到的是天氣比往年都要冷。
“讓他們明天都帶著行李,晚上就住城裡,老大老二老三,這三家呢,都有廂房,收拾下能住的開,就擠上一晚。
總歸熱水是不缺的,炕也是暖和的,還能吃上一口熱乎飯。
你讓拖拉機都開去,左右也不遠,連人帶行李一起拉著,到地方跟你六姐他們現說都來得及。”
“那行,用不用讓他們帶點糧食過去?這麼多人,好幾頓飯呢!”
“帶著點吧,倒不怕吃窮她們,就是怕存糧沒多少。
就這麼兩天,帶點糧食和土豆白菜啥的,有肉帶兩塊,算大隊出了得了,也算幫這些孩子一把。”
村裡的大喇叭再次響起,叫來了這次去考試的人。
李厚河把剛才跟爺爺商量的結果跟大家說了一聲,眾人緊縮的眉頭頓時舒展開了。
“叔,謝謝你!”
“謝謝書記!”
“也彆光謝我,首先你們得往好了考,把平時攢的本事都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