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牛棚達人季老頭目前就住在13號公寓。
而其他的住宅區,比如勺園,73年建了留學生公寓,承澤園有12處四合院,目前用於關押“反洞學術權威”或者用於專家療養,論環境這裡還是不錯的。
暢春園多是職工家屬,蔚秀園多是行政人員居住,中關園算是最大的,有42棟蘇式建築,一般講師以上的基本都會安排到這裡。
這姓魏的以為自己最多是個講師,或許是助教,所以才推薦的集體宿舍,也有可能是因為談話沒有教她在耍脾氣。
總之,這娘們沒安什麼好心。
“年齡不代表能力,還是非常感謝魏老師能夠想著幫我解決住宿問題。
不過我在城裡有住所,就不浪費校內緊張的住房資源了。
還是把資源留給跟有需要的人吧!
韓書記、馬書記,今天勞您兩位費神了,咱們回見!”
校內住宿也不是全免費,還是要象征性的收取工資額度的1到5個百分點作為租金的,條件越好的住所就越貴。
“哎,不是。。”
女人還要追問什麼,李劍垚實在不想搭理她。
“魏處長也再見!”
李劍垚拍屁股走人,這女人掌管後勤和校衛隊,哪條好像都對自己沒什麼辦法,自己可不是被打斷跟腱的那個柔弱助教。
反而如果資金過來的話,還會和後勤見麵,有錢不一定是爹,但是對財務監督可不是說說,是真的要監督。
尤其是校內一些建築到如今已經是危房狀態了,甚至蔚秀園還發生過樓梯坍塌事故,現在京大可沒有幾十年後那樣富的流油的地步。
“魏處長,既然人家有房子住,就不用過多操心了。”
從開始的魏老師到魏處長,李劍垚從內心覺得,京大是個讀書的地方,兄台你個搪瓷廠工人出身的,就沒必要稱老師了,你丫不配。
要不是時代不允許,貧道都想稱呼你一聲田文鏡了。
但對方可能覺得處長這個稱呼更舒服,居然沒有什麼反應。
“韓書記,我要求查看他的資料。”
“給你看吧!”
資料其實就隻有一張紙,簡單寫明了過往,從入學京大到之後的幾個學位就完了,甚至沒有從67年到現在的簡要介紹。
“為什麼隻有這麼簡單的幾句?”
“詳細資料保密級彆比較高,我聯係過他以前的單位,但對方跟我說不要問,我勸你也不要問。”
兩人對李劍垚給的工作證和那張介紹信隻字不提,對捐建和設備的事情也是隻字不提。
談話過後,入職流程就基本結束了,人事處會進行存檔,然後準備聘書。
雖然這個時候沒有什麼社保和五險一金之類的,但該有的流程還是要有的,聘書也顯得正式一些。
但李劍垚實際入職的時間要等到春季開學,這一點是跟老陳商量過的,中間要是有空也可以參與一下講義的編寫,順帶著把英文資料翻譯一些,總得來說,工作量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