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咱們都自持資金搞建設了,縣裡巴不得的同意,剛才咱們可說了,人口的增長帶來的變化。
你再看,地就那麼多,用的著那麼多人都窩在地裡刨土嗎?
雖然生產效率在提升,但吃飯的人也多了啊,有上學這樣的出路,但凡家裡不缺口吃的,都會讓孩子們去上學吧?
萬一讀個高中,成績還不錯,上了大學,那可就成了乾部了,有這個蘿卜吊著,再加上多宣傳宣傳,入學率會不會大幅度提升?
這既是給鄉親們造福,也是實打實的政績,無論是你這個層麵還是縣那一級都臉上有光不是?”
“我們倒也不是特彆在意這個。”
宋展明嘴上說著不要,實際臉上的褶子都堆到一起了,這確實是好事。
“那你說資金自持,公社其實是沒錢的,光是小學教職工的工資也是公社籌款的,你們村兒這個大戶又收不上來錢糧,還得搭進去點,公社可沒錢。”
“瞧你這小氣勁兒!
光知道打我們村裡那點錢的主意。
我們村兒我可以說服村裡投點,但不會太多,大約能有個一到兩成的樣子就差不多了。
剩下的資金我來拉,我認識一個基金會,到時候化點緣,十萬八萬的還不是問題。”
“你哪認識的什麼會?”
“這個你彆管,總之錢能到就行。
接下來你要考慮的就是搞塊地,環境要清幽,交通要便利,周邊社會治安要好,最好是周邊民風要淳樸那種。
高中階段是可以住宿的,如果校內能夠一體解決食宿的問題,那就不用考慮在鄉親們家裡食宿。
但是如果不能完全解決,那以上的條件就顯得很必要。
一旦高中建立,那勢必會吸引周邊公社的學生來讀書,都是一個縣的,擱古代那都是桑梓了,彆因為雞毛蒜皮的事讓孩子們覺得本地人欺生。
如果地皮公社能解決,按照現在的物價水平,十來萬能建個不錯的校區了。”
“我想想哈,哪塊地合適!”
宋展明已經暢想學校建成給公社帶來的實際好處了,作為一個基層的乾部,基本的正直素質還是不缺的,這好處可不是一點半點。
“河套邊上,那個楊樹林那邊咋樣?差不多有十幾畝,離主乾道還有段距離,算是清幽了吧?”
李劍垚腦子很快想到那塊地方,就是當初第一次和姐夫方遠見麵揍他那個地方,離河邊太近,麵積也不大,搖了搖頭。
“離河邊太近,這些個學生都是好動的年紀,夏天下河冬天鑿冰啥的太容易,容易出事,不妥。
而且麵積也太小,你彆小氣吧啦的,你看看現在雖然是兩年製,一個年級可能也就200來人,但是人口增長的趨勢可是保持的很好,將來也許不夠用了。
所以要搞的大一點,預備千人規模的大小是不過分的,總不能學校地方不夠用了再擴建,然後周邊你還沒地了,那就隻能搬遷了。
這樣造成的損失也是不小的。
你有沒有覺得其實如果可以的話,搞個完全中學,申建成功的可能性會更大,建設的必要性也更有說服力一些?”
喜歡重回60年代不遺憾請大家收藏:()重回60年代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