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到這一步的當然是李劍垚。
正跟書稿使勁的李劍垚接到何太衝的電話的時候,沒有任何意外。
縣裡,甚至很多地方在招商引資的時候都是差不多的尿性,賬目不明,圍標,甚至挪用資金都是常態。
“我相信宋書記回去之後,老陳校長會去找他的,紅山高中那邊很快就會有反應。
你們的工作到把資金轉給紅山中學的賬上就算結束了,後續的工作我會讓你和陳設計師留意。
至於黃、蔡兩位,可以在施工的中段和收尾的時候再過來關注賬目。
事兒要是辦完了就來京。”
“好的李先生!”
掛斷電話之後,李劍垚看了看時間,給管理局的老劉撥了過去。
“劉哥,我是李劍垚,過年好啊!”
電話那頭的老劉如今是管理局的二把手,除了書記他最大。
對於李劍垚這個名字當然是熟悉的,收了人家年禮這還沒過去幾天。
再說了,人間那個酒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喝了之後家庭都和諧多了。
“是老弟你呀,怎麼這個時間給我打電話?”
“嗨,這不是有事求到您劉處長,劉局長了嘛!”
“你小子跟我還用求這個字?有屁快放!”
李劍垚在電話裡把津河公社建中學和紅山高中翻建的事情給他說了一下,順便說了下縣裡的態度。
“劉哥,我想著,能給家鄉做點實際的貢獻,總也是好事。
縣裡可能有縣裡的考慮,這個我無法多說。
但現在問題擺在眼前了,在咱們縣,你們管理局一手遮天,也隻有你們有能力有條件,你看,幫老弟我解決解決施工隊的問題?
總不能這點事我還得找關係讓外地人去把活兒乾了吧?
那以後讓咱們縣的鄉親們怎麼在外地人前麵抬頭?
怎麼讓你劉大局長在同行麵前揚眉吐氣?”
有施工能力的,目前也確實隻有管理局旗下的施工隊有這個能力,但李劍垚要是不激他劉局長一把,估計他還得想著創收啥的。
施工總是得要錢的,改革的前夕,市場似乎已經給出一些味道了,但李劍垚想的是如果管理局也能參一股,那事情就好辦多了。
“說啥呢,咱們縣的工程,怎麼能讓外人接了去?
你這不光是要打我的臉,簡直就是想站在我們頭上拉屎!
這活兒我們接了!
不就是兩個學校嘛!”
好嘛,這老小子上頭了,估計剩下的問題也能幫忙處理掉了。
“那劉哥,工錢上你可得打個折啊,咱不能讓施工隊白忙活,但這好歹也是造福桑梓的大功德。
就連我們村裡都要給津河高中捐上一筆,到時候我讓公社在中學的門口立快碑,上麵寫著捐助單位,那也是流芳百世的好名聲。”
老劉在電話那頭腦袋飛速的運轉,榮譽這個東西,加在身上可不得了,自己這個年紀要想再進一步,那得有點不一樣的東西才行。
想了想,老劉回道,
“老弟啊,工錢這個本來肯定是要收的。
但是說到成本,你也知道,咱們這哪有什麼成本?
我跟我們班子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也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加把勁!
咱可不能說死了,要是班子沒通過,該收錢我們還是要收錢的,但是我能保證,一定給最低的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