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弄了幾下孩子,李劍垚把車上的東西搬了下來。
幾個孩子光顧著臭美,車裡還有一箱香蕉和桔子以及肉油魚蛋之類的。
水果,尤其是南方的水果這會兒在京城還是稀罕物,冬季一般有國光蘋果、京白梨、磨盤柿子以及凍酸梨,憑票憑本購買不說,量還特彆的少,全市每個月的供應量也不過兩三百噸。
這麼大的一個城市,這麼點的供應量,就導致了往往弄到了一個皺巴巴的蘋果那都跟過年似的。
而香蕉、柑橘、甘蔗這樣的南方水果,隻在過年期間有,或者友誼商店或者涉外飯店有配給,總的資源少,需求大,難搞。
拿著兩個桔子塞到了昭卿的手裡,一手一個,這娃因為兩隻手都被占據了,左看看右瞧瞧,頓時顯的有些笨拙,因為伸手就會掉落。
“這稀罕物哪來的?”
“讓人托運過來的,還新鮮的緊,大嫂你明天給薛阿姨她們帶些過去吧。”
李劍垚既然這麼說,蕭南就知道不是假客氣,看了看箱子,覺得家裡幾個孩子一時半會兒也確實吃不完。
“那行,少帶點,讓他們也嘗嘗鮮!”
又看李劍垚往下搬的魚蛋油肉的,想起來李劍垚的糧本還在她們這呢。
“你又買這麼多東西,家裡有吃的呢,你大爺一早去市場買菜回來了,要不然初一他們也不至於自己就跑你那去了。
對了,你這在京城工作了,糧本你拿回去,彆說你用不著了,我們那也是要轉糧油關係的,我都知道。”
大嫂找出李劍垚和淩靈的糧本,塞了過來。
李劍垚把淩靈的糧本又給她塞了回去。
“我這個拿著去京大轉一下就行了,淩靈這個反正也不用,這好幾個孩子呢,指望你一個本再加三個孩子的定量那得餓死,拿著吧,好歹能領點雜七雜八的。”
大哥在部隊,在京城是沒有糧本的,剩下的就是大嫂在美院的糧油關係以及初一昭凝昭卿三個孩子的定量,剩下大爺大娘和新來的方博方雅都是沒有糧食關係的。
不過大爺可以沒事把家裡分的糧食搬過來,就是得坐火車折騰。
而李劍垚這邊以及淩靈她們三個名義上還是有糧本的,想用也能用,隻不過李劍垚自己好像從來沒怎麼去用過。
“你也知道,我有彆的關係,一點糧食油肉之類的對我來說沒難度。”
開玩笑,空間裡那麼多的糧食和肉食,把自己累死都吃不完,這會兒計較這幾斤糧食的問題有點太侮辱人了。
京大那邊也沒催自己轉糧食關係,自己也不著急。
從關係上來說,要把市民關係轉為學校集體糧本,然後每個月有30斤的定量,一斤的食用油和二斤的黃豆,高級知識分子還有半斤的香油。
李劍垚覺得自己在家做飯炸個魚炸個丸子用掉的油都能抵學校給的一年的供應量了。
不過這供應也好的多了,比如之前老家供應的食用油標準是三兩每月每人,陳三兩雖然已經不在奉省了,但他的名聲還一直被傳唱。
在京大,食堂實際上是分級的,學一食堂一般是學生,用飯票可以享用70的粗糧供應,也就是說日常細糧占比隻有三成,不過很便宜,一個窩頭隻需要三分錢。
講師以上的教職工可以去燕南園的食堂,用的是綠色的教工餐券,豬肉包子一毛五四個一兩)。
而高級教授,可以去朗潤園的小灶,用教工卡就可以,也不用糧票,溜肝尖這種菜大約四毛錢一份。
同時,教授每天的早餐可以領一份鮮牛奶以及一個茶葉蛋。
也不要覺得這會兒階級分明之類的,長期大量的腦力勞動所需要的熱量比一天啥也不想混吃等死的人的需求就是大。
營養跟不上,人會迅速的消瘦下去,甚至暈厥。
那幫老教授們個個都是肝王,不是埋首實驗就是伏案到天明的角色,按理說這樣的工作強度每天要吃五六頓都不多,肉蛋奶也要充足才能保證身體健康,但實際上每個月多領十斤大米和半斤油就是後勤能給的最大補助了。
這邊關於糧本兩人也沒推搡一陣,大嫂痛快的把淩靈那本又放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