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建平這個保鏢也沒啥用武之地,暫時兼任一下管家得了。
3月18日,李劍垚終於在工作之後第一次開會去了,還是個大會,在大會堂舉行。
這次會議有幾個要點,比如“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現代化”、“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等。
於國來說,確立了新的價值觀和新的目標。
於知識分子來說,終於摘掉了“臭老九”的帽子,以後哪怕出門也不用遮遮掩掩的說自己是個老師而收到彆人異樣的目光了。
如果有人指著你的鼻子說你是臭老九,那他就是正直不正確。
而對於知識分子來說更重要的是,以往被扣帽子的事情開始正式進入糾錯階段,全國知識分子包括高等教育界、科技工作者、中小學教師、文藝界、醫療係統、和新聞出版界共計約550萬餘人陸續恢複了名譽。
會議決定恢複國家科委,地方科委兩年內重建,以及恢複科學院學部委員製度,首批的280餘位科技專家免政審。
這樣在最大程度上能讓這些老寶貝更多的把注意力投入到工作中來。
同時,科研經費的占比從之前的0.6提升到1.3,數字上來說漲了一倍還多,但實際上因為gdp總量的增加以及通脹等因素,實際上投入的錢還是多了很多的。
在思想上,破除了“科研等於資產階級特權”的迷信,建立科技成果獎勵製度,為後續的知識產權的立法提供了依據。
對李劍垚來說,會議有幾件事是值得銘記的,一個是鼓掌時間長確實會手疼。
另外就是工資漲了一丟丟,科研人員和高級知識分子在會議結束之後薪水方麵進行了調整。
其實最看重的還是“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一部分”的論斷,事情終於回歸了本質,知識分子也不是坐在誰的頭上的一群吸血的怪物,腦力勞動創造價值的效率本就比揮灑汗水要高一點。
農業科技、能源開發、材料科學、計算機技術、激光技術、空間科學、高能物理、遺傳工程等八個重點領域以及其他學術領域裡,靠擺幾個姿勢,喊幾句口號是真的解決不了問題。
大家隻是工作分工不同,不能分貧富貴賤。
當然了,對於我當縣長是為民服務,你掏大糞也是為民服務這種對比李劍垚是不苟同的。
在高等教育領域,改革措施也包括了開放對外學術交流等舉措,擬派出留學人員3000餘的目標。
對京大而言,周校長去掉了副字,正式成為了京大的掌門人。
對於去醜國訪問的計劃也被提上日程,李劍垚這邊做的就是給原本計劃之外的東部的幾所大學發函,正式邀請代表團屆時到訪和交流。
周校長回去之後特意問了李劍垚,
“你要不跟我一起出訪?”
李劍垚堅定的拒絕了,
“我在醜國學術界也算是小有名氣的,但卻不適合打上什麼標簽。
不過你們要是在醜國遇到什麼事情,我倒是可以幫忙,無論什麼情況,也許都能幫得上忙。”
出訪的目的不僅僅是單純的交流,還有密會暗樁、科技領域的談判之類的活動,自己還是苟一點的好。
就算是出了什麼事,也可以出其不意。
喜歡重回60年代不遺憾請大家收藏:()重回60年代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